中国联通唐雄燕认为5G与垂直行业的结合目前还在进一步探索中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记者来到了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唐雄燕先生的办公室,推开玻璃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约可容纳十人的会议桌,占据了整个办公室约一半的空间,这在记者过往的采访经历中,非常少见。唐雄燕对记者介绍,这张桌子使用频率很高,同事们日常工作研究探讨技术问题时都在这里,十分方便。“技术情结”是整个采访过程中被反复提及的词汇。
与通信结缘
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唐雄燕来到北京邮电大学深造,攻读光纤通信专业,师从我国光纤通信泰斗叶培大院士。至此,正式和通信结缘。1994年毕业后,当时正值我国市场经济面临大发展,原本打算入职中国电信总局,却又由于收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后接收消息,唐雄燕决定继续深造,用更前沿的知识充实自己。1996年在完成博士后工作后,德国洪堡基金又递来了橄榄枝,唐雄燕远赴德国,在柏林工业大学研究高速光纤传输系统。这三年的留学经历使得唐雄燕颇具国际视野。
1998年,留学归国的唐雄燕本打算回到母校北邮担任教授,在与朋友的交流中,唐雄燕体会到了当时我国通信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当时正值北京电信管理局大量引进高端人才,留学归来的唐雄燕看准了通信行业潜力以及巨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决定以此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正式出任北京电信管理局科技处通信系统部主任。“当时,我有很多进外企的机会,虽然收入更高,但这不是我最想要的。从国外回来,还是想为行业、为国家做些实事。”说起这些当年的小故事,唐雄燕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显然,他很为自己当时的决定而自豪。
工作中的“高光”时刻
以北京通信管理局为起点,在这一行,唐雄燕一干就是二十一年,亲历了我国通信行业的大变革和大发展。说起工作伊始,负责北京100个用户光缆环工程建设工作,唐雄燕仍津津乐道,恍如昨日:“那是当时全球最大的用户光缆环建设工程,我有幸赶上了。这段经历让我正式从学生角色转化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在唐雄燕看来,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进步密不可分,在被问到职业生涯中有哪些记忆深刻的“高光”时刻时,他选择分享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关的那段经历。“我参与了从奥运申办时通信技术方案的制定,到奥运期间的具体支撑工作。能为奥运服务,现在想想,依旧倍感自豪。”2006-2008年,唐雄燕主持国家科技奥运专项,开发出“城市奥运通”信息系统,项目团队被授予国家科技奥运先进集体,唐雄燕本人也被授予国家科技奥运先进个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联通成为奥组委官方唯一通信服务合作伙伴,唐雄燕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
难以割舍的“技术情结”
二十一年通信路,虽漫长却坚定。当初唐雄燕的同事们,已经有不少人走到了管理岗位,但对唐雄燕来说,“做技术”却始终是他难以放下的情结。自中国联通组建技术网络技术研究院成立以来,唐雄燕就“扎根”于此。
图注:在唐雄燕心里,韦乐平始终是敬仰的师长,图片拍摄于2008年
作为一个资深的“技术大拿”,唐雄燕的日常工作被与同事们讨论技术方案、参加各类行业会议以及阅读技术资料所充斥。同时,还要对一些战略性的技术方案做出决策。总而言之,忙碌的每一天都始终围绕着技术二字开展相关工作。“真正能坚持做技术的人不多,我能坚持这么久,也是因为始终割舍不下心里的那一份技术情结吧。”唐雄燕在对记者说这番话的时候,记者把目光投向了他办公桌和书柜里,那里有一摞摞厚厚的技术文稿,繁多而又整齐地码放在一旁。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对某件事情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经历,有热爱,当然肯定也少不了心中的那份坚持。
图注:2015年世界电信展,唐雄燕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秘书长赵厚麟汇报中国联通技术成果
近几年,唐雄燕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向了以SDN/NFV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着力于推动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中国联通网络转型计划CUBE-Net2.0也由唐雄燕主持提出并推动。在唐雄燕看来,这些工作都与5G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唐雄燕看来,5G与垂直行业的结合目前还在进一步探索中,但这无疑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2018年,唐雄燕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面向工业制造的5G业务研发与试验”。
“坚持创新驱动,突破核心技术,建设网络强国,共赢智慧未来。”这句话既是唐雄燕送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也是他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提出的前进方向。
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正是这样一位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在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的通信人,唐雄燕从小的理想职业却不只是科学家,他还有一个执着的“文学梦”。如今,面对每日繁忙的工作,唐雄燕的“文学梦”虽被搁置,但并未被埋没。唐雄燕说,现在自己有时灵感一来,作诗一首,通常会发在朋友圈里,既能体现当下的自己的心情,也能和朋友随时分享感受。唐雄燕的朋友圈,是独属于他的“诗和远方”,从夏日菜园野趣到临海怀古,题材十分丰富。
朋友圈里,唐雄燕最近的一首诗写于中国联通下一代互联网宽带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马栏山研究院筹备之际,他这样写道:“南国立秋暑未阑,晴阳高照马栏山。秋月湖里寻旧梦,浏阳河畔拓新天。视频引来数据潮,科技结得文化缘。身过半百何言老?风华犹存湘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