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用10年的时间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十年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建立,正式拉开了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序幕。无锡,也因此成为中国发展物联网产业的试点城市,成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探索先导。
十年来,无锡围绕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目标,准确把握信息技术演进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大胆探索、且思且行,在将自身成功打造为东方物联之都的同时,也为中国的物联网产业贡献良多。
贡献一:为探索中国物联网发展路径提供无锡实践。
2009年,“感知中国”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物联网吹响了产业发展的号角。然而在当时,作为全球范围内的新兴概念,整个行业对物联网的认知尚不统一,对其应用场景也并不十分明确,其发展路径无迹可寻。
“之所以命名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这一名称而不是国家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就能从侧面看出当时业界缺乏共识。”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说。
混沌之中,急需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物联网发展之路。十年来,无锡以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敢闯敢试,实干实为,实现了从“非常”到“平常”、从抽象概念到实际场景、从实验室到应用体验的巨大跨越。无锡通过不断探索,在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和应用示范等方面起到敢为人先的引领作用。
特别是近年来,无锡回归本源,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先后出台《加快发展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实施细则》等系列化的政策体系,从“政府主导”变为“市场主导”,同时一改过去“撒胡椒面”方式,更加注重“精准滴灌”和“做优平台”,推动物联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高位起跳。
在无锡的实践推动下,我国物联网发展内涵持续延展,技术领域、产业范畴、应用场景、基础设施等不断取得突破,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日益清晰。
贡献二:为中国物联网形成容错试新的创新文化输出无锡经验。
任何新鲜事物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挫折与坎坷,物联网同样如此。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物联网在提升工业生产效率,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诸多顶尖技术研发需要举国支持一样,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将物联网列为发展重点,相继出台系列政策予以扶持。为应对国际竞争,我国政府也积极作为、主动出击,推动中国物联网加速跑。
“得益于先期的政府主导,我国物联网产业迎来一股发展热潮,一大批国内顶尖的物联网研究机构、企业等快速在此集聚。”无锡市副市长王进建说。
然而发展初期,由于认识不足、思路不清,产业盈利模式尚在摸索,在资本市场追捧之下,物联网行业呈现脱实向虚趋势。2012至2016年前后,伴随物联网热潮退去,“凑热点”“炒概念”的“裸泳者”成为最先被淘汰的一批。
有探索,就会有失败,关键是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梳理成功之道。王进建说,国家在无锡设立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通过赋予先行先试权,通过大胆创新、率先试点、积极示范。
为此,无锡积极探索建立了“试错—容错—纠错”的闭环管理体系和“试点—示范—推广”的长效激励机制,让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在物联网的发展进程中蔚然成风。
事实证明,过去十年,无锡围绕物联网发展反复实践、主动试错,打通了技术路径、形成了核心产品、探索了商业模式,不断获得并向全国输出无锡经验,从而影响和带动全国的信息化发展进程。
贡献三:为中国物联网构建产业生态贡献无锡智慧。
产业发展需要良好的产业生态。“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物联网产业不够成熟、市场发育缓慢等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引导,推动关联产业相互催化形成发展合力。”无锡市工信局局长陈文斌说。
目前,无锡已集聚物联网相关企业超过2000家,覆盖关联芯片、感知设备、网络通信、智能硬件、应用服务等全产业链条,构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同时,无锡一方面建立实验室、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集聚优势科研资源,从空间上提高物联网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另一方面则根据产业关联度,在培育集成电路、云计算等核心产业的同时,重视发展支撑产业和带动产业。近年来,无锡的集成电路产业与物联网产业同频共振,并成为全国第二个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千亿的城市。
在此过程中,无锡市政府搭好公共平台,做好服务保障,设立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健全完善财税、金融、人才、土地等配套支持政策,引进众多法律、财务、公共技术服务等第三方机构,为物联网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物联网发展的“试验田”,无锡为全国探路,用10年的时间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系统,贡献出无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