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分析加密货币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 Facebook 推出 Libra 项目以来,Libra 已引起了全球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和区块链从业者等高度关注,关于 Libra 的讨论也是层出不穷。本文将 Libra 与支付宝、央行数字货币和传统金融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对比,并对 Libra 监管层面做了深入解剖,指出 Libra 本身的一些特性为监管带来了难题和挑战,同时 Libra 也必将会对中国支付体系及相关清算机构产生重大影响。学界、业界应摒弃成见,为未来数字货币“战争”做好准备。全文干货满满,见解独到,CoinDesk 中文版特获作者授权,刊登以飨读者。
Facebook 推出加密货币 Libra 后,各方极为关注。本文将 Libra 与支付宝、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和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了全面比较,指出 Libra 或跨越了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支付宝模式,一举跃进支付新时代。其中,“加密货币”是最核心的关键词。加密货币的创新价值不仅仅只是加密,保护个人隐私,它还赋予用户高度的自主性,点对点交易亦可开创自金融模式,全面提升金融普惠的广度和深度。
在价值内涵上,Libra 主动对接传统金融基础设施,锚定一篮子货币和债券,但在金融业务模式上,或将模糊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边界,实现各类金融业务的一体化,其特有的技术特性也提升了国际金融业务的效率,从而对传统金融基础设施形成替代和竞争。与央行加密货币相比,Libra 的技术设计存在差异,但两者均采用了加密货币技术,技术路线一致。本文还指出了 Libra 面临的可能监管及其发展的不确定性。
Libra 与支付宝的区别:加密货币的创新价值
有人认为 Libra 是一个跨国界的“大”支付宝,无非加了密。实质上,这样的理解并不准确。作为拥有 27 亿用户的互联网公司,Facebook 要想拷贝支付宝模式,早就做了。Facebook 的今日之举,是其看出了加密货币是一种新一代的支付工具之后的战略宣言。如果将支付宝的技术比拟为“4G”,Libra 的技术则更像是“5G”。
1. 用户自主性:点对点支付与自金融模式。Libra 采用的是全新的价值交换技术——区块链技术,进行点对点支付,而支付宝则是围绕传统商业银行的各类账户或者自有的虚拟账户,通过一层层中心化系统的转接清算,来完成支付。支付宝的数据传输过程加了密,不代表它就是加密货币。加密货币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加密技术与经济激励相容设计的结合,基于技术中立构建分布式互信体系,实现价值的点对点交换。其最大的特点是用户的自主性,私钥本地生成,非常隐秘,从中导出公钥,再变换出钱包地址,自己给自己开账户,不需要中介,公私钥体系取代了商业银行的账户体系,这在金融史上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
一是用户可通过数字身份运用安全技术对金融资产进行自主控制,有助于实现纯线上的金融服务,改变线上线下两层皮的状况,提升用户体验;
二是用户之间点对点之间进行金融资产交易,可以独立于任何第三方服务机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三是用户对数字身份的保管,直接承担交易责任,自金融商业模式应运而生,或将对现有的金融服务模式带来直接冲击;四是用户隐私得到了极大的保护,欧洲实施 GDPR 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再结合国内最近频发的聚合支付风险事件,基于密码学的隐私保护是未来金融机构投入的重点领域。
在自金融模式下,客户对自己的资金、资产甚至是交易行为有着极大的掌控力,不再被捆绑于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个人能动性大幅加强,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长期来看或将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Swift、Visa、银联、网联等转接清算机构,银行电子渠道,大数据征信机构等带来较大冲击,这也是为何 Libra 白皮书出来之后众多机构关注的原因之一。
2. 金融普惠性:成本潜力与自由开放。目前的支付体系为了满足多主权货币以及区域性监管的要求,建设多层次账户系统以及相应的信息传输专用通道,成本耗费巨大,尤其是跨国支付,比如 Swift,专网建设,运营成本较高,这种以区域为边界的系统割裂局面导致金融服务费用和门槛高企,金融发展严重不平衡,损害金融普惠。
诚如 Libra 白皮书所言:“当被问及为什么仍然徘徊在现行金融体系的边缘时,那些仍‘未开立银行帐户’的人往往指出:没有足够的资金,各种不菲且难以预测的费用,银行距离太远,以及缺乏必要的手续材料。”相较而言,加密货币省去了“铺路架桥”的费用,不受传统账户体系和封闭网络限制,直接复用现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任何能连接互联网的人皆可参与其中,万物互联,开放自由,赋予任何参与方技术上的对等性。Libra 白皮书着重强调了区块链技术的普惠金融意义,“希望创造更完善、更实惠的开放式金融服务,人们不论身份、地位、不论职业、不论贫富,均可享受这种服务”。
目前基于中本聪共识的支付效率没有那么高,为此,Libra 对性能与开放性做了平衡处理。它没有采用原教旨主义的工作量证明机制(PoW),而是采用改良版的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LibraBFT-Hotstuff)。与 PoW 共识机制相比,BFT 具有效率高、吞吐量大等优势,且不使用工作量证明的耗电模式,节能环保。
但 BFT 容错性只有三分之一,要求的节点数量也不能太多,通常是几十个,同时节点需要选举或者许可,不像 PoW 节点那样可以自由加入,因此可扩展性和开放性有所降低。Libra 采用许可链,实体通过权限授予方式,运行验证者节点。Facebook 邀请第三方机构作为“记账节点”,需缴纳至少 1000 万美金,普通用户使用终端轻钱包不参与共识没有抵押责任。Libra 白皮书提出,未来可能成为非许可型网络,届时的共识机制或将随之发生变化。
3. 用户隐私保护。在支付宝等传统中心化模式下,处于中心节点的数据控制者对于数据具有强大的控制力,而普通个人却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数据,中心节点容易滥用用户数据,不仅如此,个人数据大规模集中,极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一旦爆发风险,对个人和平台的危害巨大。Facebook 就曾经发生过 5000 万用户数据泄露事件。而区块链技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不依赖中心、多方共享环境下、基于密码学、用户自主可控的隐私保护新模式:数据不集中存储于第三方机构,用户自主可控地对个人数据匿名化,无需让渡数据权利。数据可向哪些人透明?透明到什么程度?可否被追踪?这些都可以由用户自主掌控。Libra 采用区块链技术方案,增强了数据隐私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公众对 Facebook 数据隐私保护的批评和质疑。
Libra 与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竞争,还是合作?
Libra 白皮书剑指金融基础设施,开篇明义:“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那么,Libra 是对现有金融基础设施的替代,还是补充?是竞争,还是合作?
1. 价值内涵上的合作:类稳定代币。目前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仍无法有效履行计价单位、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三大货币基本职能(当然,许多虚拟货币拥蹙者、自由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在主观上依然坚持虚拟货币可以颠覆法币,但客观上虚拟货币确实难以成为社会公众广泛接受的货币),根本原因在于价值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价值“锚定”法定货币的数字稳定代币成为潮流。
一种方式是虚拟货币的主动对接。2018年9月,纽约州金融服务局(NYDFS)批准了两种受政府监管并锚定美元的数字稳定代币:Gemini Dollar(GUSD)和 Paxos Standard Token(PAX)。监管的介入使稳定代币对法币的价值锚定得到增信。另一种方式是传统金融机构发行数字结算币。2019 年 2 月,美国摩根大通推出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即时支付的数字货币 JPM Coin,JPM Coin 与银行存款 1:1 兑付。
在价值内涵上,Libra 主动与现有银行体系挂钩,采用了类稳定代币的模式,盯住一篮子货币和低风险资产。Libra 白皮书提出,创造新的 Libra 币,必须使用法定货币按 1:1 比例购买 Libra,并将该法定货币转入储备。储备将投资于低风险资产,获得投资收益。收益将首先用于支付协会的运营开支,包括:为生态系统的成长与发展投资,资助非政府组织,以及为工程研究提供资金等等。支付这些费用后,剩余的一部分收益将用于向 Libra 的早期投资者支付初始投资的分红。
从这角度看,Libra 与现有金融体系是合作关系,其价值基础来源于在现有金融体系的投资收益。倒过来看,Libra 亦可看作是现有金融体系的延伸安排。某种意义上,银行存款其实是央行货币的“稳定代币”。首先,银行存款虽具有支付功能,但没有计价功能。它们以央行货币计价,最终以央行货币偿付,事实上它们是央行货币的一种延伸性支付安排,是央行货币的“代币”。其次,通过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最后贷款人、隐性担保等制度安排,银行存款与央行货币维持平价锚定。
所以,数字稳定代币在价值锚定银行存款的同时,也锚定了央行货币。或许可以这么说,数字稳定代币是央行货币的“稳定代币”的“稳定代币”。从货币层次看,央行货币是 M0 层次,银行存款等传统信用货币在 M1 和 M2 层次,而 Libra 等数字稳定代币则是在更高的货币层次。如果 Libra 挂钩美元,它就是美元货币体系的延伸安排。从白皮书看,Libra 挂钩的尽管是一篮子货币,但这一篮子货币当中,美元很可能唱主角。
2. 金融模式上的竞争:自金融模式。Libra 采用区块链技术架构和智能合约平台,意味着它可以“嫁接”目前所有的金融业务模式,包括存贷汇、证券通证发行 STO、数字资产发行、中心化/去中心化资产交易等,从而与传统金融模式形成竞争。
一是货币替代。Libra 作为一种全新跨主权稳定代币,可被视为新一代 SWIFT,在支付功能上,或将对现有的支付体系形成替代,因此有人担忧 Facebook 和美联储合作,将 Libra 与美元挂钩,借助 Facebook 高达 27 亿的用户和全球生态体系,可摧毁或取代各国的支付体系。
二是不同的金融生态。传统上,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泾渭分明”,分割程度较高,而 Libra 集各种金融模式为一体,既做存、贷、汇,同时又自带交易场所,并横跨国界,或将创造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金融生态。三是激活边缘资产。通过数字化,各类之前不可或难以流转的边缘资产(比如知识产权、收益权等)都能在 Libra 的生态网络上流转起来,同时用户在生产数据的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的数字资产,为创新性数字金融服务提供新型底层资产。
Libra 与央行数字货币:公权与私权的对立统一
Libra 与当前的央行数字货币研发代表了两种模式:私人部门创新和公共部门创新。两者各有优劣:公共部门有资源和信用上的优势,但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而私人部门的创新动力和能力较强,公共精神却略显不足。最好的方式或许是公私合营,政府信用加市场创新,但很可能优势没有互补,劣势反而叠加。所以如何做到公权与私权的激励相容是最大的挑战。
此次 Libra 发行也触动了各国央行的神经。有人将其看作是 SDR 和 SWIFT 的合体,对主权货币形成了挑战。甚者有人认为,Libra 将可能成为超主权信用货币。实际上,这种可能性不高。Libra 虽然看起来和 SDR 一样,锚定一篮子货币,但锚定一篮子货币并不一定能成为 SDR。SDR 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货币兑换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有权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自由换取外汇。而 Libra 并没有这种机制保障,它可能会在支付功能上对国际货币形成替代,但在价值储藏上并不一定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某种意义上,Libra 的发行凸显了这么一个事实: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绕不开央行加密货币(CBCC)。如前所述,Facebook 没有简单模仿支付宝,而是推出了 Libra,说明了其对加密货币潜力和趋势的高度认可。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异军突起,我国的帐户体系走在世界前列,但实际上,从全球来看,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业界,无论是私人部门的创新,还是公共部门开展的法定数字货币试验,真正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数字货币很可能是基于加密货币技术的数字货币。央行加密货币(CBCC)可以让客户真正自主管理自己的货币、资金和资产,而不是托付给第三方,真正赋予客户自主掌控的能力,目前看,应是最热的前沿焦点。
从公开资料看,我国央行的研究起点就是 CBCC。姚前(2016)曾强调:“我们需充分吸收借鉴国际上先进成熟的知识和经验,深入剖析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一方面,从理论入手,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密码货币的研究成果,构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从现实入手,对运营中的各类典型电子与数字货币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博采众长,构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基础原型。”
姚前提出的 CBCC,其核心要素可概括为“一币、两库、三中心” 。在技术上,它利用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特性,构建了一个 CBCC 确权账本,对外通过互联网提供查询服务。这种设计一方面将核心的发行登记账本对外界进行隔离和保护,同时利用分布式账本优势,提高确权查询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另一方面,由于分布式账本仅用于对外提供查询访问,交易处理仍由发行登记系统来完成,有效规避现有分布式账本在交易处理上的性能瓶颈 。同时,它还采用了“总/分双层账本结构”,既减轻了中央银行压力,又保障中央银行的全局掌控能力 。
与其相比,Libra 在技术平台、发行方、可追溯性、匿名性、与银行账户耦合程度、是否支持资产发行等方面存在差异,相同点在于:一是均采用了加密货币技术,技术路线一致;二是均进行了分层,Libra 白皮书提出,客户不直接接触储备,协会授权经纪商开展 Libra 买卖,不过具体账本如何设计,尚需更详细的材料剖析。
Libra 与政府监管:私人部门的公共治理
在数字资产的世界里,数字法币的缺失是问题的根本,数字稳定代币的出现正是这一症结的体现。为维持“数字稳定代币、银行存款、央行货币”整个货币链条的价值平价锚定及其可信,中央银行或相关监管部门必须承担相应的监管任务、压力和成本。对于 Libra 而言,首要的监管焦点在于储备资产如何托管?如何保障 Libra 持有者的权益。其次,Libra 具有多重属性,它通过 STO 的方式向每一家加入该协会的机构筹集总计 10 亿美元的初始资金,对于这一行为,不同司法管辖区有不同判定,比如,美国 SEC 倾向认为是证券发行。Libra 白皮书也强调,需要与政府监管机构合作,争取批准创建和发行这种货币。同时 Libra 作为支付工具,用于交易流转,需要获得各司法管辖区的支付牌照,接受客户识别(KYC),反洗钱(AML)监管等。
Libra 本身的一些特性将带来监管上的难题和挑战:一是模糊了“离岸”与“在岸”的边界,对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形成冲击;二是小额、分散、高频的特点,提高了资金监测的难度;三是匿名性、去中介化、弱实名等特征,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引入 STO 资产发行的方式,对传统企业与高成长科创企业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对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五是超主权生态体系带来的数据开放与价值的高流动性,对现行的法律框架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近期,法国央行行长表示,该国正在设立一个 G7 特别工作组,研究中央银行如何确保像 Libra 这样的加密货币受到各种法规的监管。
Libra 发展的四个不确定
1. 流通范围能否出生态圈。Libra 的区块链是 Facebook 主导的联盟链,成员虽然囊括了 Paypal、Visa、万事达、Coinbase 等知名公司,并接入现有金融基础设施和基础制度,但本质上仍然是商圈币,流通范围是否能超越生态圈,有待观察。
2. 能否充分发挥出 27 亿用户的潜力。Libra 的白皮书提出,Facebook 创立受监管的子公司 Calibra,以确保社交数据与金融数据相互隔离,同时代表其构建 Libra 网络系统并提供服务。一旦 Libra 网络发布,Facebook 及其关联机构将与其他创始人享有相同的权利并承担相同的义务和责任。也就是说,Libra 与 Facebook 是两个不同网络,运营实体也不一样。Facebook 的 27 亿用户是否能直接移植到 Libra 网络,涉及用户隐私保护与商业应用之间的平衡,需要做到社交数据与金融数据的合理有效分隔和良性互动,如何实现有待观察。
3. 如何解决客户“挤兑”问题。与 1:1 兑付的摩根币(同数量的银行存款是摩根币的备付金,得到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不一样,Libra 发行后筹集的储备资产将投资于一篮子货币和债券,它在很大程度可视为既可交易,又可用于支付的货币基金份额。尤为关键的是,Libra 白皮书仅规定了储备资产投资收益的分配:归初始会员所有,普通持有者不能享受这一收益,但没有规定如果储备资产投资亏损了,由谁来填补和兜底,普通持有者的权益如何保障?甚至白皮书没有明确规定客户赎回资金的具体程序和相应价格,应对极端情况下用户“挤兑”的机制和措施也不明确。
4. 各国的监管态度。Libra 的支付牌照、STO 发行、KYC、AML/CTF、数据隐私保护、货币兑换、资金跨境流动均需受到各国监管部门的规制,监管上的不确定性将极大影响着它的未来发展。另外,Libra 的跨国流通和交易使单一国家的监管不容易生效,尚需多国响应,协同监管。
结语与启示
有一种推测是美元战略正在从以纽约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单核模式向以纽约与硅谷为核心的线上线下全覆盖双核模式切换。毋庸置疑,Libra 将会对中国支付体系及相关清算机构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国内市场对其开放,那么将带来直接冲击;即便挡在墙外,Libra 也会在国际市场与“走出去”的国内机构展开竞争。无论如何,Libra 的出现,揭示了加密货币技术强大的爆发力,数十亿量级用户和加密货币技术的结合,不仅会影响全球支付体系与资金流动,同时还可能重构整个金融生态,创建全新的数字金融模式,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尤其是,加密货币俨然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技术趋势,无论是支付宝、腾讯支付等私人部门,还是研发法定数字货币的公共部门,抑或是相关监管部门,都应严肃正视这一事实。
经济是躯体,金融是血脉。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字金融与数字技术的探索进步。在我国,虚拟货币的名声似乎不佳。但加密货币不见得一定就是虚拟货币,所以一定要把这两者区分开来,要把脏水泼掉,把婴儿抱起。相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加密货币的技术门槛显然要高出一筹。我们不应“抱残守缺”,止步于支付宝模式,更不应“画地为牢”,仅局限于数字 M0 的探索,禁止商业机构的加密货币试验。与数字 M0 相比,M1、M2.。.Mn 等高层次货币的数字化更具有想象空间,更有意思。
为创新考虑,也为未来考虑,学界业界应摒弃成见,深入研究加密货币,并在征得监管部门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开展沙箱实验。这样一个众所瞩目的阵地,我们不应不做准备,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