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的学习路径与进阶之路 —— 向优秀的人学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素材来源:极客时间
编辑整理:strongerHuang
我一直觉得,想要真正变得牛逼,就要尽可能跟有思想的大牛多交流学习。
比如,最近我又在读陈皓的《程序员练级攻略》,感慨颇多,可以想象花费了巨大的心血,觉得持续精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初出茅庐时,能遇到这样的大神无私分享,可以让我少走多少弯路。
陈皓,网名左耳朵耗子,应该很多读者都认识,我之前还分享过他写的文章。
资深技术专家,MegaEase 创始人,有着 20 年以上的研发与管理经验。曾在阿里、亚马逊等公司任职,精通架构,此外,在团队管理、项目管理,及程序员个人成长等方面,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陈皓是个骨灰级的程序员,对计算机底层技术和架构如数家珍,坚持分享技术见解 10 余年,得到数十万开发者追随。视频中的陈皓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老男人,体型微胖,观点鲜明,个性十足。
作为一个愿意分享的技术人,陈皓在极客时间撰写了全年大专栏《左耳听风》,其内容覆盖了大部分技术领域,分布式、编程范式、容器技术、AI、区块链、程序员练级、高效管理等等,可以说是程序员必备宝典,他 20 年技术经验和学习总结,都在这里了。
陈皓在专栏中,经常提到的 3 个观点,一直让我很受启发:
1.要去知识的源头,获得第一手的资料,生成自己的知识地图。
”快餐文化“学习,会让你获得短暂的满足感,这是很可怕的,要有意识训练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持续进行深层思考,转化成自己的技能。
2.要吃透基础技术。
基础技术是各种上层技术共同的基础,很多分布式系统架构,以及高可用、高性能、高并发的解决方案基本都可以在基础技术上找到它们的身影。
3.学习不是为了找答案,而是为了找方法。
这个给我感触最深,引用他在专栏中《高效学习:端正学习态度》的描述:(建议只字不差的读完。)
你有没有发现,在知识的领域也有阶层之分,那些长期在底层知识阶层的人,需要等着高层的人来喂养,他们长期陷于各种谣言和不准确的信息环境中,于是就导致错误或幼稚的认知,并习惯于那些不费劲儿的轻度学习方式,从而一点点地丧失了深度学习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再也没有能力打破知识阶层的限制,被困在认知底层翻不了身。
我在专栏中不断地说过,学习是没有捷径的,是逆人性的,你需要长期的付出实践和精力。你听别人讲,或是自己看书,或是让别人演示给你,这些都不能让你真正获得学习能力,因为你是在被别人灌输;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思辨,践行,总结和归纳,真正输出自己的知识地图。否则,你只是在机械地重复某件事(记忆知识),而不会有质的成长的。
也正因如此,陈皓在他的专栏读者中,做了 ARTS 打卡这件事。本质上是一种刻意练习以提升自己的方法,非常有效。
之前陈皓组过 7 个群,有 3500 多人加入,群里汇聚了前端、后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的程序员,有学生也有创业者,经常一起讨论干货,交流技术,互相监督,学习成长。
一群优秀的人一起学习更有动力。在打卡这条路上,会有一万个理由让你来应付交差,还会有十万个理由放弃,要做好挑战自己的艰难准备。
最近 ARTS 打卡活动再次启动,所有《左耳听风》的订阅用户都可以免费申请加入,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推荐给大家。
关于专栏《左耳听风》的内容,除了开头说的「程序员练级攻略」,还有很多让我感觉很有收获。
大概分为四个方面:
1.学习路径的梳理:这是一份计算编程相关知识地图,也是一份成长和学习路径;
2.新旧知识的取舍:很多技术都成了过去时,很多基础技术在今天依然管用,这些设计折中,非常重要;
3.文章书籍的推荐:为了推荐最好的学习资料和资源,耗子几乎翻遍了整个互联网,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比较,推荐的书籍都是技术人必读;
4.实用的技能:比如面试、学习、沟通这些技能,非常实用;
用一张图来展示,简单整理后的内容概要:
特别说明一下,这个专栏是我在极客时间付费的专栏之一,当时我还是原价 299 元订阅的,订阅后,可免费申请加入 ARTS 打卡群。
可不要小看这个挑战,坚持一个月试试,半年试试,一年试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21ic获得授权后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