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大半的工控系统都还不够完善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5G建设的全面铺开,加速了工业互联网的普及,与此同时,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加速扩容。
这组数据佐证了这样的现实,传统的安全防护策略已难以为工业全产业链抵御外部攻击,即便5G可以盘活传统工业的活力,它首先要过的是安全风险大关。随着自身防护能力较差的传统工业控制系统和设备接入互联网,海量工控系统、业务系统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对象。
互联网和工业的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工业领域相对封闭可信的环境,将互联网的安全威胁渗透进工业领域。网络攻击直达生产一线。
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渊介绍,工业环境最大的威胁是专有的靶向类恶意代码,如大家熟知的震网、火焰等病毒,它们的攻击对象是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服务器等主机以及DCS、PLC等控制器。目的是,通过逐级渗透至现场层控制网络,直接对主机及现场控制设备进行恶意操控和逻辑篡改,达到破坏工业生产流程和损伤物理实体的目的。
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仅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对20余家典型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安全检查评估时就发现了2000多个安全威胁。
我国的工控系统由各种自动化控制组件构成,运行环境相对落后,大量的工控系统采用私有协议通信,缺少安全设计和论证。多数情况是牺牲安全性、换取稳定性,安全更新维护不及时,这与我国的科技水平有关,特别是不能实现自主可控有密切关系。
工业互联网涉及诸多设计及全产业链各环节,我国正在从政策、标准、规范、体系框架角度勾勒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大蓝图。奇安信集团副总裁左英男认为,工业信息安全一定要构建一个完整的闭环的安全体系,才能最终解决问题,但目前阶段最需要解决的是工业主机的安全防护。
左英男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工业主机如同信息世界通往物理世界的大门,所有的生产控制指令、数据的获取都通过工业主机下发给具体的工业控制设备,如果守护好这个大门,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非常多的安全问题。”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过去一年很多工业企业遭遇的勒索病毒,并非专门针对工业控制设备特定的勒索软件,通用的勒索软件从信息化网络溜进了工控网络,而80%的病毒来源或入侵攻击源,都是通过USB的数据导入。
以前的工控系统很封闭,但并没有带来工控系统的安全,50%以上的工控系统带毒运行,100%的工控系统带漏洞运转。短期甚至未来几年都不可能改变上述状况,因为大量的工控系统需要7×24小时不间断运转,没有机会及时修复补丁,一些未知的漏洞我们还没有掌握。
工业环境里大量的存量设备替换代价很高,步骤也很漫长,当前阶段以相对低的成本解决大存量的工业设备安全问题是首要命题。”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广泛应用在能源、交通、电力、供水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一旦遭受攻击,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工业互联网是5G应用的大舞台,多样智能终端在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中广泛使用,未来安全将向设备、网络、控制、数据、应用全方面渗透。亟须从技术、管理、服务等多角度协同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说:“近年来,委内瑞拉电网大规模断电、乌克兰氯气站受网络攻击等安全事件,给相关行业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工业信息安全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