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发展的空间怎么样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在保持多年高速增长之后,迎来了销量拐点。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初步汇总结果,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累计销售13.5万台,同比下降3.75%,市场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为何会出现下滑?国产机器人面临哪些“卡脖子”难题,伴随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兴起,又将如何赋能机器人行业?在第二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即将揭幕前夕,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郑军奇接受了第一财经专访,针对以上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两大瓶颈:可靠性和智能化
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速大幅降缓,中国市场销量也首次出现同比下降。郑军奇告诉第一财经,汽车和3C行业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行业,两个行业在过去一年表现低迷,致使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放缓。
虽然中国一直是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消费市场,但国产机器人的市场占比一直在低位徘徊,超半数市场份额被机器人“四大家族”(日本的安川电机、发那科,德国的库卡,瑞士的ABB)所垄断。
在实际调研走访中郑军奇有着切身感受,“我国机器人市场以外资品牌为主,国产工业机器人在精度、寿命和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处于中低级市场,部分领域机器人普及率还很低,例如焊接近90%的生产工艺还没有被机器人替代。”
郑军奇认为,国内机器人产业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大,是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瓶颈,其中可靠性和智能化又是关键共性技术,这也是我国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面临的“卡脖子”难题。
所谓可靠性包含机器人的使用寿命长短、精度、故障率等,据了解国内工业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为8000小时,而四大家族高达8万小时,除了关键零部件外,机器人的系统集成方案同样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如果说可靠性制约了国产机器人产业化,智能化则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这其中包括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人机交互等问题。伴随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崛起,视觉、触觉、听觉等传感器逐步应用到机器人产业,极大提升了机器人自动化水平。
郑军奇强调,在机器人替代人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技术的融合,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决定机器人是否能够真正落地。而要解决可靠性和智能化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资源投入,初创企业早期要解决生存问题,新产品急于投放市场,缺乏可靠性研究和检测,就会导致产品质量不可靠。而如果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共性技术研究,很容易在产业化过程中导致失败或长期亏损。
功能型平台加速产学研融合针对研究成果和产品落地鸿沟问题,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它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普陀区政府联合出资成立,是上海市首批18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目标就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瞄准国内机器人产业全链条上最缺乏的共性技术,为机器人生产企业和集成企业提供智能化、可靠性的核心共性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
IReGo智能助行康复训练机器人是创新平台上的一个研发产品,该项目最初是上海大学郭帅教授团队研发的一款产品,2018年郭帅将项目带到研究院进行机械、电气、电磁安全等检测和评定,修缮了不少产品漏洞。
据介绍,不少检测装备价值上千万,研究院研发平台可以降低收费让更多创新型企业使用,并且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研究院采取灵活的双聘制度,吸引高校教授和专家到平台上来。
作为全球机器人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郑军奇认为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依旧发展空间巨大。具体到工业机器人市场而言,新技术处于高度融合状态,协作机器人增长迅速。但受限于协作机器人机械臂力量,很多场景还无法使用,技术的感知能力、实用化方面还有很多空白点。
相较工业机器人市场,服务机器人市场是创新创业的聚集地,扫地机器人、外卖机器人、商场导航机器人、早教机器人等频频涌现,但不少产品一直面临“叫好不叫座”,产品难落地的现状。
对此郑军奇认为,一个高科技产品要从早期市场进入到主流市场当中是有一个鸿沟要去跨越的,如果这个鸿沟跨越不了,这个产业就结束了。如果能跨过去的话,就会成为主流的市场。
他认为在服务机器人市场,扫地机器人和无人机是两个跨越鸿沟的品类。除此之外,大部分服务机器人产品还没有跨越鸿沟,产业就难落地。“这两个产品的共同特点就是功能聚焦、需求明确。服务机器人很多技术并不复杂,和垂直场景深度融合才是跨越鸿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