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双通证体系设计中的ONT与ONG双通证模型介绍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言
本体采用VBFT共识算法,这也可以视作是一种PoS算法。因此在本体的体系之中,上一期提到过的治理类、工具类、二级市场和应用类四种通证都需要。本体采用 ONT 作为治理通证,ONG 作为工具通证。本体提供二级市场通证的发行技术,提供接入稳定数字货币工具的能力,并且已经接入稳定数字货币PAX。
下面集中讨论本体的ONT/ONG双通证模型,为本体基础设施服务的逻辑。
1.1 本体双通证体系
本体是双通证设计,ONT用于staking,ONG作为gas。在本体基础设施设计中,通过ONT质押作为staking工具,以质押的时间成本和节点的运营成本作为投入,获得以 ONG 计价的手续费分成作为盈利。ONG 作为本体工具通证为链上应用提供链上的价值锚定工具。
本体 VBFT 共识算法,作为一种PoS 共识算法,其优势在于 staking 本身兼具工具通证和治理通证的功能:
• 当业务繁荣时,工具类通证的属性较强,带来更多流动性;对应市场不稳定的时候,治理通证的功能引起的“锁仓”效应能规避一定的风险;
• 工具属性带来的流动性引起 stake 价值的不稳定,这是 PoS 公链特别需要注意的。在这种情况下,类似本体这种质押-收益相关联但波动解耦的双通证体系的设计会好很多。
本体通过 ONT 和 ONG 解耦的方式来缓解本体原生“资产”价值剧烈的波动向摩擦费的传递。
潜在的正向逻辑如下:
• ONT 质押,ONG 二次流通参与业务;
• 控制 ONG 首次流通的解绑速度,配合链上业务对 ONG 的需求。随着需求量的增加,支付 ONG 总量增加,节点获得 ONG 收益增加;
• 节点获得 ONG,为了支付节点运营成本,将 ONG 流回市场获得回报。由此促进 ONG 的流通。随着链上应用的增多,ONG 流通速率随之提高,流通速率的提高也提高了节点单位 ONT 质押获得的 ONG 回报,以此形成对 ONT 的价值预期。
简单来说,通过巨大的链上应用的规模形成 ONG 的高流通速率,一方面更高的激励 staking 的 ONT,另一方面 ONG 首次流通逐年减产的逻辑也给 ONG 一个稳定的增值趋势。随着 ONG 稳定的增值,共识节点可以自主调低 gas 的收取费率,以保证实际使用过程中 gas 费用的稳定。
1.2 本体通证设计配合治理模型
区块链节点是平台的基础,节点和节点之间的关系仍然满足“竞争协同”的治理需求,本体基础设施的通证模型需要服务于治理模型。
• 目前对于 PoW 的挑战不是节点间的公平竞争,而是资源浪费;
• 而对 PoS 的挑战不是资源浪费,而是所谓的“寡头效应”。
为了避免资源浪费,本体选择了 PoS 类型共识算法进行网络治理,而本体通证激励的算法则是为了解决“寡头效应”。
本体在共识集群中分两个层次,非共识网络50%,而共识网络50%。非共识网络根据质押比例获得 ONG 收益,而共识网络的经济模型中设计北斗激励曲线,通过双重博弈防止 stake 寡头投机,并且通过节点共识决定 ONT 锁仓或是参与流通。对于大量 stake 的节点而言,大量投入会减少收益,会选择释放部分 stake 参与流通或者拆分成多个节点“矿工”,这就加速形成了足够分布的网络结构,并且无法形成垄断。
这样,既表现出部分 PoW 的形态,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量资源的浪费。
1.3 本体激励曲线的设计
本体的北斗激励曲线的逻辑如下图所示。
简单来说:
• 区块链网络趋于稳定,角色节点性能均等,各节点补偿基于权益,A 点符合网络节点利益,达到利益最大化;
• 可以满足网络推广,获取更多的质押(B 点);
• 满足增加 ONT 市场流通的需求(C 点);
• 防止单节点恶意竞争的场景(D/D’点)。
目前本体激励曲线的平均点位设在 B 点,促进 ONT 质押的位置。
1.4 双通证体系激活
目前区块链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期。一方面,代表公链“经济治理”具有的巨大价值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并且产生了业务领域的分工。公链扩容和性能的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帮助区块链基础设施满足业务需求;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链上业务的单一,公链业务短缺是一个更大的问题。这也是区块链业界努力的方向:抓住高价值资产类业务的本质,发展出多样化的业务。
双通证体系的设计既保证基础设施体系的发展,又提供更多的业务以验证基础。Staking 既是基础治理模型,又可以围绕价值发展出一系列业务。
目前本体的链上业务相对单一,而整个区块链行业还在多方试错和跨行业宣教的阶段。可以预见,在前期,节点 gas 收益不足以覆盖运营成本。所以,本体提出节点激励计划(前三年每年10,000,000 ONG 用作节点激励)并且在前期通过控制网络规模有序扩展的方法,保证节点获得 ONG 能覆盖节点运维成本。
本体进一步给出 DDXF 框架的方案,在本体基础设施的帮助下,提供了互联网体量的互联网应用向本体生态迁移的渠道,也为链上业务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