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小基站将会在5G通信的室内外部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由于高速度、广覆盖、低功耗的特性,5G在业界被寄予无限的发展希望,也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由于5G部署在高频率阶段,传播损耗大、覆盖距离近,所以5G如果想要达到和4G同样的覆盖效果,就需要更多的5G基站。
为此,业内专家也在积极探索一种更合理的部署方式,宏基站广覆盖+小基站“补盲”的组合形式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超密集组网打开小基站千亿市场空间,根据市场研究机构ABI Research最新调查显示,2021年全球室内小型基站市场规模将达到18亿美元。
在今年的上海展上可以看到,小基站也成为未来5G室内覆盖的一大主力战场。但是,小基站的产品性能和覆盖效果到底如何,运营商又就如何布局的,小基站部署的难点又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上海诺基亚贝尔无线解决方案事业部、小基站产品及解决方案资深专家张田。
5G“蓝海” 小基站将扮演重要角色
在张田看来,5G通信传统的室内外覆盖方式将遇到困境。在室外,由于大规模天线和AAU有源天线单元的使用,需要提高天面承重和相关配套资源的成本,站点获取变得更加困难。在室内,一方面随着高频的使用,穿透效率下降,致使室内更依赖于室内分布系统,造成建网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传统室内分布无法支持2.6GHz以上频段,需新建新型室分来提供5G覆盖,而新型室分普遍比传统室分造价要高。
“因此,小基站将在5G时代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主要体现在覆盖延伸、容量提升以及垂直行业区域性覆盖等方面。”张田表示,除了传统的授权频段下的补盲、补热以外,小基站的“蓝海”会主要体现在非授权频段小基站的使用、以及垂直行业应用等领域。
“与传统室内无源分布式天线系统(DAS)系统相比,室内小基站具有五大优势。1、端到端可管可控;2、灵活的小区合并、分裂,使优化、扩容更加灵活;3、更高的性能价格比,支持原生4T4R,并支持4T4R和2T2R间软件灵活配置的“软劈裂”特性;4、可面向垂直行业应用,提供室内定位和授权、非授权物联能力;5、可与传统DAS进行融合组网,降低建网成本最高可达60%。”张田同时指出。
“从4G阶段的市场反馈来看,体积小、重量轻、易安装、易隐蔽、高能效是小基站产品的硬件设计方向。而在软件设计上,与宏基站软件共平台、共网管、易管控等特性的实现,更能降低运营商的后期维护成本,市场接受度更高。”张田说到。
宏微协同 频率效率达到最大化当然,室内和室外小基站,各自功能不同,对小基站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张田解释称,室外小站功率会更高,一般会达到瓦或几十瓦级每通道,并支持IP65及以上防护等级,一般以安装在灯杆、电杆、挂墙为主,体积重量一般为10L/10kg;室内小站功率通常是几百毫瓦级每通道,IP20及以上防护等级,一般吸顶、挂墙安装,体积重量一般为3L/3kg。
而无论如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与宏基站做好协同,发挥宏微结合的作用。首先,需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任何软件上的协同都是需要建立在无线覆盖优化的基础之上;其次,宏站建设更注重广域覆盖,对于容量分布不均衡的区域优先采用小基站进行分流,达到区域中单位面积下的频率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除了增强覆盖以外,增值业务和面向行业的应用将是未来5G小基站发展的重要方向。小基站的灵活性和区域覆盖特性对于发展增值业务具备先天优势,例如室内定位、短距物联网。”张田讲到,例如诺基亚基于ASiR(数字化室分系统)的室内“一网多用”解决方案,在瞄准“降本增效、网络能力开放及大连接战略”,在降低50%建网成本的同时,为运营商开辟了室内定位、短距物联的行业应用市场,并已在雄安落地智慧商超项目。
前景虽好,不过小基站大规模覆盖仍面临巨大挑战,张田指出:首先,宏、微统一规划,目前还缺乏统一规划意识,小基站主要用于后期宏站不可及的场景;其次,网络KPI考核与网络发展目标的融合,需综合考虑应用场景、行业、增值业务等特性,将盈利能力带入小基站建设发展目标当中;最后,批量站点资源获取以及低成本传输资源等也成为重要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