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资产交易所与传统交易所的差别在哪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传统交易所原则上只执行单一功能服务,即通过订单匹配引擎开展撮合交易,并不会扮演经纪人、经销商等角色。
加密资产交易所除撮合交易之外,还会承担券商、投行的角色,个别加密资产交易所还会承担做市商职能。加密资产交易所的做市商角色除能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外,还能从中赚取交易差价。加密资产交易所的投资银行角色为加密资产提供发行、承销等服务,加密资产交易所可以从中收取上币费,或者以加密资产交易所社区投票的形式收取保证金。加密资产交易所在提供多项服务的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与传统交易所的单一角色具有非常大的不同。
2.交易清算机构设置不同在传统交易所市场,交易撮合与资产托管、清算由不同的机构完成,且所有机构均有强大的信用背书,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可信。
加密资产交易所集资产托管、撮合交易、清算于一体。目前市场中的加密资产交易所大多属于中心化交易所,系统容易受到黑客攻击,资产安全性低成为最大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内部人员作恶的风险。
3.资产托管方式不同为保护客户资产安全,传统交易所普遍通过具有一定资格的商业银行实行资产的第三方托管。在交易过程中,交易所无法接触到客户的资金,只充当信息中介,杜绝了资产被盗风险,也杜绝了交易所跑路的风险。
加密资产交易所从技术手段上通常分为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在用户资产托管上采取了不同的托管方法。
在中心化交易所系统中,用户资产被集中托管在交易所,交易所控制着用户资产。当用户的资产被托管在中心化交易所时,用户就不再拥有资产的控制权,只拥有进行加密资产交易或提取属于自己的加密资产的权利。很多中心化加密交易所也没有为其托管的加密资产提供保险,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家交易所遭到黑客攻击,用户的资产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用户的加密资产由用户自己保管,用户对自己的加密资产拥有绝对控制权。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撮合、清算都在链上进行,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加密资产控制权的转移也是通过智能合约完成,不需人为干预,解决了资产安全问题,同时也杜绝了人为作恶的可能。
4.监管力度不同从世界上第一家交易所成立到现在已有400多年历史。传统交易所经历了从无组织监管到交易所行业协会自律监管,到立法监管,再到自律监管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历程。传统的证券交易所常被视为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政府的管理、控制与保护。传统交易所受当地的法律监管,由相关的职能人员代表国家行使监管职能。交易所在履行它们在资本市场的角色时,通常被认为是在履行公共职能。
加密资产是一个新兴领域,各国对加密资产的属性认定分歧很大。有的国家将加密资产作为法币看待,有的国家不承认加密资产的货币属性,因此各个国家对加密资产交易所的监管指导思想也各不相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如日本、韩国)正式颁发加密资产交易牌照,有部分国家(如中国)禁止交易所的存在和交易开展,大部分国家还处在摸索和观察阶段。
此外,加密资产交易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价值流动的跨越国界特性。虽然大部分合规加密资产交易所会在一个或多个国家注册,申请合规,但其面向的一般仍是全球用户。虽然传统交易所很多也面向全球交易者,但由于交易所交易和结算指定的法币具有国别属性,出入金受到各国政府全方位监控,其全球自由流动受到诸多限制。而加密资产不具有国别属性,天生是全球流通的,其监控力度相对要弱得多,跨国界的流动几乎不受限制。
5.技术实现手段不同传统交易所的交易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地改进革新,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先进的变化。电报、电话、电传发明后很快被引入到交易所市场中,计算机的出现取代了以往的交易媒介,互联网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交易所的运营模式。在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以前,各交易所都采用公开喊价制度,信息技术革命后出现的电子连续竞价的新型交易方式,现已成为证券交易的最主要形式。
加密资产交易所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方面源于传统交易所,但在实现的技术手段上,尤其是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较传统交易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工具也有不同的呈现。去中心化加密资产交易所利用密码学技术保证数据不可篡改和资产安全,利用跨链技术支持不同类型加密资产交易,利用智能合约实现交易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