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诉你什么是人工智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从 2016 年阿尔法狗和李世石上演的人机大战,以人工智能击败人类落幕,三年过去了,人工智能似乎已经无处不在。从交通执法系统,到网络推送算法,甚至是智能家居,美颜滤镜。连商品广告也都想尽办法“拉关系”,似乎没有 AI,没有“智能”,就跟不上潮流。这不,作为一个智能家居爱好者,我真的以为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结果最近买的一台体脂秤就让我翻了车。
近两年体脂秤十分时髦,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广告词吹的我心思浮动。结果到手一用,发现除了能称体重,其他功能毫无意义。既没看出体脂秤的人工智能,也没看出大数据的性能优化。不好!脑袋一拍,突然反应过来,我不仅花 100 元买了一台本该 20 元的体重秤,还交了 80 元智商税!由此我不禁思考,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一台体重秤加了个闹钟功能就是智能了吗?还是说展示了一些我用 Excel 就可以计算的数据就是智能了?
人工智能应该是一种可以跳脱出人类指令之外,具有一定思考能力,能够模拟人类行为,延展人类能力的一种计算机技术。一句话,人类想造个机器保姆,最不济,也得是个机器助理。在人工智能概念提出之初,研究者希望能将人类的思维灌输进机器,执着于搞清楚人类是如何学习知识的。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哪怕是山本一成开始鼓捣 PONANZA 的 2007、2008 年,人工智能领域依然毫无进展,大部分研究者甚至不得不改换门庭,甚至转投其他研究领域。当然,没有门,还有窗,既然无法参透人类学习知识的奥秘,研究者们便改换思路,决定让机器模仿人类的学习行为。与其什么都画不出来,不如试试看能不能照猫画虎,实在不行有 Hello Kitty 也是好的。不过好在,这条路走通了。
模仿人类学习行为,又与智能有何关系目前家用电脑已经有很多功能,但实际上都是通过电脑仅有的两个功能“计算”和“存储”的多次叠加组合而成。即便如此,电脑也仅仅具备智能要素里的“搜索”能力,而不具备评估能力。读书不等于理解书中知识,收集信息不等于获得知识,记忆信息也不等于学习知识。电脑搜集信息并记忆的功能,就是智能里的搜索能力,但由于电脑不具备评估能力,所以它无法通过记住信息而学会知识,也就不具备智能。
不具备评估能力的电脑只会“copy不走样”,然而它不清楚自己 copy 的是什么。电脑若是能具备评估能力,那它就脱离了指令式的工作模式,像钢铁侠的智能管家贾维斯一样,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了。由此,人工智能是一种让机器拥有智能,兼备搜索和评估能力的一种技术。不仅可以达到电脑计算存储信息的能力,还能达到对信息的理解与评估。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运用最多、范围最广的是机器学习技术,甚至在非专业人士眼中 AI ≈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技术,就是教机器学习知识,使电脑实现自我训练及数据调整,从而使大规模数据处理成为可能的一种计算机技术。且尤其擅长图像识别。比如人类可以轻易的识别物体,但如何让机器识别物体却是个棘手问题。刚开始科学家们就想到说,计算机不是记性好嘛,那就从背答案开始吧。
后来发现,光背答案也不行,出题老师一变换叙述,机器就不及格了,于是科学家们就尝试从全盘记忆转为特征记忆。先搜索图片中物体的特征,再进行判断评估,看其是否与“杯子”的特征一致。这便是机器学习技术的运作原理,当然,要完成这简单两步,背后还有许多技术门槛,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机器学习技术加持下,机器的工作性能远超人类,比如富士康引进的机器人生产线。机器还能大幅缩短作业时间,很多中后台岗位,如票据审核很快会被机器全面取代。机器的性能好了,速度快了,就能更快的帮助人类“试错”,比如通过今日头条的分发机制,新媒体从业者可以更快速的观察到文章的传播程度,标题是否受欢迎,关键词是踩对了还是踩错了。
所以,机器学习的风靡,一方面是为了便利生活,另一方面,是背后的资本推手。具有同样工作能力的机器和人工,资本家必然会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虽然目前机器的投入成本较大,但是机器可以没日没夜工作,不用发工资,缴社保,更是不用操心机器的心理健康。不过也不用太过悲观,随着技术门槛越来越低,普通人同样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便利自己的生活。
虽然毫无计算机基础的 Ben 也好几次想放弃,但为了睡个好觉,在坚持了几个月,给 Metric 拍了 23000 张照片后,Ben 终于成功了。看了上面成功的技术流案例,你是不是也对人工智能心动了,也想买个 AI 产品试试了?那你可一定要分清楚日常生活中哪些才是真 AI,AI 技术目前都应用在哪些方面,可千万不要像我一样翻了车。
除了阿尔法狗这样的围棋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语音、推荐算法和地图定位上都有不错的应用。最让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大概就是人脸识别系统,比如张学友抓逃犯就是因为应用了 AI 的人脸识别技术,通过识别人脸特征与数据库比对,坏蛋一个都跑不了。
另外还有 OCR 图片转文档技术对 AI 的应用。OCR 技术最早是 1929 年由德国科学家提出,到了九十年代,还是借了硬件发展的东风,才刚刚能够识别汉字。哪怕是在几年前,寥寥无几的 PDF 转 word 软件都是香饽饽。但是今年呢?有了机器学习技术加持,OCR 技术已经成为文档编辑软件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