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下的食品业有什么改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台湾地区有超过6,000家的食品工厂,2016年创下人民币1308亿元产值,并创造13万人的就业机会。现今食品工厂主要以大量生产模式为主,但为因应订制化的消费趋势,未来工厂将朝智能化生产的方向发展,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将在未来食品业扮演重要角色,无论是智能化原料管理、制造、配送、销售和消费系统建构,或是创新产品、服务开发及改善供应链,智能科技都将为食品业带来翻转的新力量。但台湾地区以中小型为主的食品业,面对智能化的浪潮,与其说是摩拳擦掌、满心期待,更多的却是戒慎惶恐的心情……
近年来机器人设计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已改变生产线运转模式,成为食品加工发展的推手。然因加工制程自动化不易,食品业应用机器人速度较慢,台湾地区厂商多采取逐步导入策略,但未来智能化科技应用仍将改变食品制造业的样貌。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预估在2025年之前,高科技与智能化的导入,将使食品产业的生产设备体积更为精巧、灵活,生产制造效率、弹性与订制化能力更为提高。此种优势最有可能在自动化食品饮料生产线获得实现与应用,藉由优化生产流程的效率和可靠性,平衡所有零组件的速度,停机时间得以降低,整体设备运转效率因而大为提升。另外,食品从原料采购至生产制造等庞大数据,藉由物联网自动、实时搜集各项生产数据,并上传至云端平台运算,能协助食品业者缩短决策时间、节省大量资源。
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黄秋香指出,机器人灵活度高、可重复性工作、适应强,导入食品业可提高整体设备效率,并减少目前输送机的长度与数量,简化布局厂房的空间。另外,机器人都是按照标准化设定作业,可提升生产卫生安全。过去食品业多是使用“固定型机器人”,用来执行重复性、重劳力、危险性的工作,未来运用传感器与视觉系统,单臂或双臂的“协作型机器人”有更多发挥空间,可应用在包装及食品饮料生产等领域。
大数据下的食品开发管理大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应用,不但扮演创新连结的重要角色,智能化供应链也正在取代原以机械和生产为重的食品业经营模式。大数据将与生产制造、产品设计和服务交叉链接,可促成消费需求主导的供应模式,同时食品业者也能展现自家产品的差异化价值。
黄秋香指出,大数据分析可简化开发程序,包括美国谷片公司家乐氏(Kellogg‘s)、美国食品亿滋(Mondelēz)、瑞士食品饮料公司雀巢(Nestlé)、美国罐头汤公司金宝汤(Campbell)、爱尔兰营养品公司(Glanbia)等许多厂商,已经开始应用大数据开发管理产品。不过目前多数食品企业的研发信息,散布于不同部门,未能有效汇整且产品构想的能见度低,加上缺乏全面及制度化系统,导致产品开发成本与风险增加,降低投资报酬率。另外,大数据也被应用于食品业的消费服务管理,像是意大利面食大厂Barilla与Cisco合作,将原料与产品信息进行勾稽,当消费者以手机扫瞄包装条形码,会连接到产品信息平台,提供产品供应链的透明度,成为Barilla的竞争优势。
McCathy研究指出,至2020年,将有500亿部生产机械设备将与网络链接,2023年食品产线将与IT密切合作,改变劳动密集的情况和降低维修负担,提升食品安全。因此,未来食品工厂的样貌,会是由科技串连食品的整体供应,每部机械设备都将和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进行连结,食品企业必须能收集及善用数据,了解顾客需求并重新改变营运思维,才能取得智能化的发展先机。
通路业领头 带动台湾食品业智能革命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主任简相堂指出,面对智能制造的趋势,食品业界其实是抱着诚惶诚恐的态度,因为对食品业而言,某些关键科技目前可能还做不到;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制造业本身的惶恐,因为食品业要实现智能化还没这么快,目前可能还停留在自动化、半智能化。食品业者看的是产业链里整体的竞争力,而在整个产业链里,最容易导入智能化的就是通路业者,通路业者会向上游制造端、运送端提出智能化的要求,能配合通路展开智能化的厂商,相对就会有比较好的议价空间;不能配合的厂商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可能只能从价格或其他方面去竞争。现在海内外的食品大厂都在积极应对智能制造的议题,不过至今仍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大公司的,不见得适合中小型企业,食品产业在发展智能化的过程中,最在意的就是买家和卖家之间智能化的脚步。
虽然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对食品业是另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但却是不得不的必要投入;食品业无需从无到有自行研发,透过外部资源和其他厂商合作,就能事半功倍缩短智能化进程。简相堂认为,大数据虽然迷人,但食品业更需要的是深刻掌握消费者生活形态的“厚数据”,若能将大数据结合民众生活形态的细腻变迁,相信会激荡出更多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