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不超7000元!华为首款5G手机即将发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7月26日消息,华为终端给出的最新公告称,他们今天下午将在深圳总部发布旗下首款在国内市场的5G手机Mate 20 X 5G版,而这也是目前业内唯一一款支持双卡的5G手机(支持一张5G、一张4G)。余承东透露的消息还显示,这款手机会在7月26日于国内正式发布,而上市时间是在8月份。
对于Mate 20 X 5G版,用户最关注的还是售价,从目前华为线下经销商爆料的情况看,它在国内的价格不会超过7000元,其实这个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在这之前,Mate 20 X 5G版已经率先在海外市场上市,而从定价上看上,售价也都控制在7000元以内,所以此番国行售价势必会有惊喜,这也是华为一贯的定价风格(国外产品售价比国内价格贵)。
从工信部给出的信息看,Mate 20 X 5G版相较于原版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依然配备7.2英寸显示屏,搭载麒麟980处理器,后置依旧是4000万+2000万+800万徕卡三摄等,但换上了5G基带巴龙5000,电池容量缩小至4200mAh(支持40W快充),仅提供8GB内存+256GB存储版本,手机背部有“5G”标识,同时还是新的翡翠绿配色。
实测网速超1Gbps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他们将在今年9月份商用5G网络,而前期商用测试中,Mate 20 X 5G都是首批测试终端,而从它的实际表现来看,华为自己5G巴龙5000基带还是很稳定的,也具备了完全商用的条件。
之前,中国联通广州外场SA(独立组网)网络下,华为Mate20 X 5G版成功接入SA网络,实测下行速率超过1Gbps。这是中国联通5G SA架构网络下首次成功接入5G商用手机,标志着中国联通向着SA目标架构组网的步伐再跨一大步。
除了SA组网外,三大运营商还对Mate20 X 5G版在NSA非独立组网下的下载速度进行了测试,实测网速都超1Gbps。相比高通的骁龙855+骁龙X50 5G基带方案来说,目前业界只有华为能提供SA/NSA 5G双模手机。
Mate 20 X 5G版在国内即将上市这件事,也表明麒麟980+巴龙5000基带具备了完全商用的能力,作为目前为数不多能自研5G基带的厂商,华为对巴龙5000商用推进速度一直都没有停止,比如从去年开始就联合全球主要运营商进行商用的测试。巴龙5000不仅支持5G SA独立及NSA非独立组网,还支持4G、3G、2G网络,其还率先实现业界标杆的5G峰值下载速率,在Sub-6GHz(低频频段,5G的主用频段)频段实现4.6Gbps,在毫米波(高频频段,5G的扩展频段)频段达6.5Gbps,是4G LTE可体验速率的10倍。
余承东:希望友商提供真5G手机相较于其他安卓手机厂商来说,华为巴龙5000基带方案无疑更加全面。之前余承东曾在自己的朋友圈表示:“国内同行加油!希望大家都能提供真5G手机!NSA很快会被淘汰,SA才是真5G”。这个发言也是在暗指高通的骁龙X50基带,这也是目前众多安卓手机厂商使用的方案,而这个基带并不支持真正的5G SA独立组网。
据悉,在5G NSA组网方式下,运营商可以4G、5G共用核心网,节省网络投资,但缺点是无法支持低延时等5G新特性。而且手机在NSA网络下需要同时连接4G和5G网络,耗电也比SA网络下高。为节省开支,部分运营商会在5G建网初期采用NSA方式,但SA才是是5G的最终演进方向。目前,业界只有华为能提供SA/NSA 5G双模手机。
此前,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GTI2019峰会上表示,明年1月1日开始5G终端必须具备SA模式,这意味着明年NSA手机不可入网。
余承东已经预告,今天华为的新品发布会,除了5G版Mate 20 X外,还有多款新品,其中也包含nova 5i Pro,这会是全球最便宜的后置四摄手机,其采用后置四摄,为4800万像素,800万像素,200万像素和200万像素的组合,前置摄像头像素为3200万,配备的屏幕是6.26英寸IPS打孔屏和7nm麒麟810处理器。
从华为线下经销商爆料的消息看,nova 5i Pro会有三个版本,8+128GB版本售价为2399元, 8+256GB版本则为2699元,至于6+128GB的线上特供版则是2199元。
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华为目前正在布局更多价格段的机型,比如1500元-3000元价格段,至少布局了超过10款机型,它们在外形各不相同,有的使用升降摄像头设计,有的使用打孔屏设计等,同时如果他们覆盖不到的价格段,还有子品牌荣耀来负责覆盖。
今年6月21日的nova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宣布,截至5月30日,华为手机 2019 年全球发货量已突破1亿台,用时149天。相比去年破亿记录缩短了49天。每1秒,就有超过7台华为手机出货。何刚之前还透露,P30系列上市85天,完成了出货量突破1千万台的成绩,相比P20系列提前了52天。
本文来自腾讯科技的硅谷分析师,本文作为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