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G确定性网络将使能千行百业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9年7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IMT-2020(5G)推进组联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共同主办的2019年(暨第七届)IMT-2020(5G)峰会在北京开幕。为期两天的峰会以“5G商用 共赢未来”为主题,邀请工信部领导以及数十家国内外主流移动通信和行业应用单位专家500多人参加会议,集中探讨5G技术、标准、试验、产业等最新进展与趋势等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会上,华为云核心网产品线战略与业务发展部总裁戴继盛发布了“合作共赢,5G确定性网络使能千行百业”的主题演讲。
各位尊敬的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来自华为云核心网产品线,负责战略和发展工作。
下面20分钟给大家介绍一下华为5G确定性网络使能千行百业的发展。
5G真正的成功还是在2B,使能行业用户。这两个业界有了共识,一个是GSMA,未来五年通过5G可以给相关的垂直行业带来2.2万亿相关的营收,这些产业包括智能制造、公共事业、公共安全、ICT、农业、矿业等各个产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从移动运营商自身来看,也有很强的动力。随着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运营商也有很强的动力获得2B的业务收入。右边是2016年,GSMA采访的高管,大家认为对于2 B是很重要的,这个产业都有共识。
今年是5G的元年,应该是2B的元年,今年的2B行业应用处在百花齐放炒作的高潮,真正要想成熟商用,还要跨越很多的坑要慢慢填。
右边以GSMA一个网络切片面临的挑战为例,一个运营商通过网络切片可以有3000亿的网络营收,使能各个行业。
但是这个钱不是那么好挣的,从技术条件来看,产业技术是不是成熟,R15定义了一个技术框架,实际应用中间有没有商用系统。另外它和替代技术差异化程度到底在哪,我可以建专网吗,这方面的能力到底怎么样?
在生态角度也有很多方面的问题。从生态来说,产业又碎片化,因为各个垂直行业要对接是很难的,需求怎么匹配,另外怎么定价。
后面这个行业监管政策。所以有很多很多的困难。
但是今天站在5G元年的起点,就是对2B的应用也不用盲目乐观,但是也不用太悲观,因为我们在4G角度已经有很多的商业应用。以4G NB-IOT包括eMTC为例,左边是GSMA今年5月份网站上的一个图,截止到今年5月份全球有114张网络针对物联网应用。现在在中国市场,有几千万卡已经开了,今年关键是终端和模组,现在成本已经基本上可以做到跟2G GPS模组成本基本一致,所以我们从2017年开始规模部署,到现在用了两年多时间不到三年时间,走完了2G 6年左右的时间,应该是比较成功的实践。今年已经步入稳定成长期。
总结在4G方面的成长经验,过了三关,从技术、商业、生态方面也踩了不少坑,也有很多的经验,5G时代可以借鉴。
从技术来讲,覆盖、干扰、容量,还有终端和模组,NB-IOT在这方面有一些经验和教训,一开始成本比较高,200多块钱,初期发展是一个比较大的局限。经过产业界不断努力,到今天和2G基本上是一样的。
从商业角度来看,NB-IOT一开始的商业场景,就是远程抄表,俗称表哥表姐方面的应用。后面有了一些新增的商业场景,也跟很多合作伙伴做了创新,包括电动车的监控、移动互联网,包括一些新的应用场景。
从价值分配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移动运营商要建当前是几十万个基站,要建150万个基站,投入了真金白银,这个钱能不能收拾回来。
在IOT方面,连接占比在10%,大部分价值在于应用、平台、模块模组,所以这个价值链怎么分配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生态一个比较好的经验教训,就是现在通过开放实验室和产业联盟充分对接,不断挖掘新的需求,包括一些监管政策的支持。
所以总结一下在4G时代要做行业应用我们的一些经验,网络本身要有硬核科技,真正有差异化的个体能力,另外商业角度要有正向循环,参与方能够得到收益,生态要不断开放和扩大。
带着这些反思和经验教训,看看华为在5G时代,今年我们希望通过两到三年时间,真正使能行业数字化,做生态的一个使能器。所以我们提出了所谓叫做5G DN,5G确定性网络的一个实验。我们认为5G相对4G来说,最关键的一个能力就是差异化确定性的能力,4G是没有的,通过这个能力,通过这个网络服务,真正使能千行百业进行需求的一个对接。所以从技术角度要有硬核科技打造相关的能力。
然后从商业的角度怎么闭环,完成商业的整体策略,也有很多点需要继续做,需要产业打造。
最后就是生态,通过开放实验室、通过产业联盟,现在各个产业联盟也很多,我们也是希望大家齐心协力,能把这个事情做好,跨越整个生态的断点。
围绕这几点汇报一下。
设备上是华为擅长的,客观来讲5G在2C的应用,包括AR、VR,包括我们在欧洲和日韩的使用来看,短期来讲大的技术瓶颈是没有的,基本上OK了,包括中国区马上大规模部署。
但是面对2B来说,从商业和产业来讲还有很多的断点。这一点,我们认为5G的DNA,从尽力而为走向确定性的保障。我做移动通信20多年,从2G、3G、4G,每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定义之初,大家就要讲清楚你要有QoS、PROVIDE,时延、抖动、丢包,但是4G开始基本上是没有用的,4G是尽力而为的一张网,提供一个普遍服务。
5G相对于4G不是加了一个G,是通过网络技术,网络的切片,边缘云的计算把网络真正做一个对接,所以现在GSMA定义了40多个参数,除了带宽、时延等等能力,5G比4G强很多,还定了很多业务侧的需求,包括安全隔离、可靠性、确定性的一个能力,这方面就是我们在5G角度要尽快变成现实的。
技术角度,昨天有一个同事已经说过了,我就不再展开了。关键就是三点,第一点,昨天韦总也说了,真正网络领先才能技术领先,通过MEC和动态切片,这个技术大家都讲得很多了,但是有很多技术产业的断点怎么克服,怎么使能差异化加确定性。
以MEC为例,4G原来管的产品,在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也做了很多MEC的部署,客观来讲有很多坑。包括成本、功耗、安全隔离、端到端的自动化配置,是有很多的问题的。
5G针对4G的一些实践,在标准角度做了很多定义,包括移动性、监听方面有增强,但是还不够,边缘的算法、算力和自动化配置能力有很多点需要增强。华为现在也在做很多方面的工作。
另外更关键的一点就是边缘要真正把连接加计算,把运营向的占比变成一个平台,所以开放生态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MEP的平台,这方面我们在加紧研发,今年年底我们认为比前一代产品有很大的提升,初步可以支持5G技术的部署。
网络切片最近大家也说了很多,真正的商用部署有很大的问题,包括从商业的需求对接到网络语言的翻译、端到端的监测,这方面有很多问题。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包括算法,包括引入AI这些东西,自动化的运维,这方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也是希望今年年底之前也有初始的商用版本能够支持相关的应用。
刚才说的技术,技术今天就没有什么多展开了,关键是商业和生态角度。从商业角度,这边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华为现在在商业定义角度有一套方法论,所谓数字化服务框架,这一套框架是一个通用的方法论,我们选择可能的垂直行业,定义相关的案例,然后做相关的赢利点的分析,端到端价值怎么分配,商业模式怎么匹配,我们选择了几个产业,包括在欧洲的爱尔兰、中国成立了几个商业实验室,有一些产业的同仁共同研究各个垂直行业,已经发布了无人机,无人机就三个字,但是把无人机打开来看,它的玩家非常多,上千个玩家,然后不同的场景有几百个案例,这些CASE中间到底哪个能够价值最大,能够做商业部署,我们也会把这些给到大家,初期在无人机、电力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后面也会引入互联网、垂直行业进一步展开,这是从商业视角怎么来做商业闭环。
另外一个想法就是从生态角度,双轮驱动。一个想法就是现在建立开放实验室,因为开放实验室其实是很多的,作为产品线、作为研发,我们更关键的就是把相关的技术底座、技术生态做好。所以现在在北京、上海、深圳和东莞,初期在国内四个点,后续会延伸到欧洲,包括英国和德国,会打造开放的创新实验室,用华为这20多年积累下来的最擅长的网络技术、云的技术和相关连接技术真正作为一个底座,欢迎各位合作伙伴入驻,共同做创新和研发,而且不光是技术上的底座,也是希望它能成为生态和商业运营上的中心。
上个月我们在上海小巴展也做了相关的产业联盟发布,叫做5G确定性网络联盟。现在有30多个合作伙伴,我们也希望围绕五大重点初期产业,初期我认为5G使能千行百业,但是初期一定要聚焦,围绕几个目标行业真正穿透下去,把产业断点打通,所以我们没有贪多求全,一期就是五个产业,多媒体、车联网、电力、工业互联网以及远程医疗,这几个产业我们真正希望孵化场景解决方案,然后联合500个合作伙伴,通过一到两年时间真正能够孵化清楚,把相应的闭环做到。
这边也有一些初步的实验结果,现在包括我们和央视、国家电网以及三大运营商在相关的地方进行商业验证和技术的验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面也会结合商用的版本,进一步增强这方面的一个能力。
今年是5G元年,各种产业峰会、相关的论坛已经很多了。华为今年还是希望能够踏踏实实做实,以行践言,华为会投入研发资源、商业资源、资金以及营销方面的资源,真正能把这个事做实,携手中国几大运营商,携手行业的合作伙伴真正把行业的2B这个事儿做好,2B这个事儿,我现在全球跑这个比较多,中国是最有希望成功的,海外包括日韩初期不具备部署SA基础。但是只做2C,中国在4G时代做得很好了,真正想要领先,包括给这个民族一个新的机会,2B是一个新的点。
今天我们站在这个起点,2019年。我个人判断,多则三年、少则两年,我们在2 B这个市场一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真正让5G之花绽放在各个垂直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