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将催生更多的应用场景但最大的空间将在物联网领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物联网的概念其实很早就已经提出来,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技术因素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以前的物联网,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基本上是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支撑起发展的主要是无线局域网,通过WiFi连接是主要的方式。打个比方,这就像20年前上互联网的时候,能够联网就已经很不错了,很多时候连的也是局域网(典型的比如在大学校园里面的校园网)。后来的发展大家都看到了,如果还是局限于局域网的状态的话,根本不可能有bat那样企业的大发展。 对于物联网来说,在局域网发展之后,有了蓝牙的发展。但是蓝牙有两个比较大的局限,一个是功耗大,另一个更主要的局限是传输距离短,所以也无法支撑起物联网的大发展。DDA、NB-IoT、LoRa等物联网技术发展之后,低功耗的管域网已经可以克服蓝牙的局限。但是与物联网的发展要求相比,4G技术还有一个瓶颈,就是在毫秒级反应速率上的要求达不到。那么5G的推广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个局限,所以三个基本的要求已经达到,也就是低功耗、低延迟、广覆盖,物联网的大发展可期。
未来,5G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高通预测,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预计2020年至2035年间,5G拉动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将达到约3万亿美元,与当前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相当。
面对5G将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全球各国5G建设的步伐明显提速,目前,韩国、美国、瑞士、英国已相继开通了5G服务。中国顺势而为提前发放5G商用牌照,意在加速5G商用、提升竞争力。
中国加速5G商用,能迅速降低5G产业各方面的成本,有效输出国内5G行业应用样板,为全球5G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演进路径与商业模式。发放5G牌照,对5G未来场景和技术规范都可以起到催化和加速的作用,本质是让中国设备供应商更有话语权。
在技术标准方面,中国倡导的5G概念、应用场景和技术指标已纳入国际电信联盟(ITU)的5G定义。截至2019年5月,全球共28家企业声明了5G标准必要专利,中国企业声明数量占比超过30%,位居首位。
5G时代将催生更多应用场景而在终端市场,华为、荣耀、中兴、小米、OV等中国手机厂商的5G手机设备均已准备就绪,预计到今年下半年,各大国产手机厂商将密集发布5G手机产品。随着中国率先开始5G商用时代,工业物联网、医疗、人工智能等诸多被提前谋划布局良久的技术,将给制造业实体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CTIA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主要国家的5G竞备中处于领先地位,与韩国、美国和日本共同位于第一梯队,预计在2019年进行试商用,2020年实现规模商用。英国、德国和法国处于第二梯队,预计到2020年试商用。加拿大、俄罗斯和新加坡处于第三梯队,预计到2020年后试商用。
除了专利积累和完善的产业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同样为中国5G商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正如4G时代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繁荣,中国有望引领5G时代也必将催生出更多应用的可能性。
声音:5G技术更大的空间在物联网工信部信息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在此前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曾表示,最有可能率先落地的5G应用,可能是沿着4G路径往前走的消费领域引用,如超高清视频、新一代社交网络、浸入式游戏等。
据普华永道6月5日发布的《2019-2023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报告显示,中国虚拟现实和播客(包括各种网络广播和音频节目)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5.9%和34.6%,以“优爱腾”为代表的OTT视频和KPL为代表的电子竞技产业,未来五年也会有超过20%的复合年增长率。
不过,5G更大的想象空间不在于C端市场,而是在于mMTC和uRLLC下的工业互联网和无人驾驶等B端应用场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此前对媒体表示,将来20%左右的5G设施将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讯,80%用于物和物,物和人之间的通讯,也就是物联网,比如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此前接受《财约你》采访时强调,5G商用20%面向消费者,80%面向产业的格局,需要等到2035年左右,5G刚开始商用时以面向消费者为主。
此次5G正式商用牌照的发放时间比市场预估提前半年左右,有望催化5G加速落地、基站布局提前展开,利好整个产业链发展。
物联网的初衷在于万物互联互通,万物互联互通,比全球人口还多,产生的数据量大,传输的数据量大,对网络传输的速率要求高,需要及时性等需求!5G可以传输更多更大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能保证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虽然https也能保证一定的网络安全,但是漏洞也比较多,如果再能利用区块链的技术,保证数据传输更安全,前景将很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