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定义智能交通新姿态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迅猛的城市化发展中,交通是发展的命脉,关于出行,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交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出行方式的多样性、便捷度、舒适度还是安全性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但也同时出现道路拥堵、停车困难、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等问题。政策的倾斜、技术的深入、新出行方式的大量涌现、核心业务的不断拓展为中国智能交通带来千亿市场的商机,也重新定义了信息时代里的智能交通的全新姿态。
交通现状难解拥堵仍是主要症结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达到494万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及港口深水泊位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伴随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难以避免的出现交通拥堵的问题,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据统计,在中国有大约超过50个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拥堵,尤其一二线城市拥堵情况更严重。汽车持有量的持续增加,必然给交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政府在交通上的投入力度持续增大,建设智能交通,用技术的手段来治堵成为必然。
前不久,百度地图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报告表明2017年第一季度受春节影响,全国主要城市工作日高峰拥堵指数环比2016年第四季度有所缓解。参评的49个城市工作日高峰拥堵指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一线城市高峰拥堵指数降幅最大。按城市级别来看,一线城市拥堵状况最为严重;按地域来看,沿海城市拥堵状况整体好于内陆城市。在城市拥堵问题上,从主要城市拥堵排名TOP10数据来看,直辖市重庆、北京、上海三大城市入榜,其他入榜城市均为省会城市。而在公共交通站点500米人口覆盖率方面呈现“南多北少”局面,北京是唯一入选的北方主要城市。
一线城市居住人口众多,交通问题突出,且目前道路交通问题有逐渐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散的趋势,而且越发严重,除了汽车持有量增加的原因之外,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方案技术中心李军认为主要原因还包括未能建立完善的交通管控机制(流量采集、自协应的交通信号灯、交通诱导),以及交通违法处理不严导致的各种交通拥堵(违法停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等因素。
政策+资本PPP投入为智能交通带来利好“想致富,先修路”,经验告诉我们,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政策倾斜的重心。据交通部统计和预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3.4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6倍,“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5万亿人民币,其中铁路3.5万亿、公路7.8万亿、民航0.65万亿、水运0.5万亿,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闻宇表示,“日前,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发布,在诸多立法项目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引入社会资本(PPP)条例被列为‘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项目’,PPP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在“智慧交通”列入“十三五”交通运输重点规划之后,各地政府加大对城市交通的投入,随着一带一路多个方案的成型,智能交通建设渐入佳境。中兴力维李军根据有关机构统计与预测,2016年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投资356亿元。各地政府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日益重视,部分城市的智能交通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深入推进《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以智能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交通运输部签署《全面推进智能交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政策的持续支持,为智能交通的发展铺路开道。
智慧出行模式盛行智能交通核心业务向外扩展2014年走进公众视野的网约车开启了中国交通的新常态,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逐步推进、物联网概念的普及以及共享经济的繁荣,智慧出行模式逐渐盛行,智能交通的发展进入互联网+的新阶段。国家政策的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推进,新一代智能交通的建设正在发生朝着更智能、更开放、核心业务不断拓展的方向发展。
网约车的出现,缓解了大城市打车难的问题;共享经济的繁荣带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租赁汽车,打通了上班族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也开创了即开即停的出行模式;新能源汽车在解决尾气污染,成为绿色出行的最佳方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移动地图、实时公交等应用,拉近智能交通与互联网+的关联性,成为智慧出行的必需品;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交通将海量的交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顺利出行平添了一份顺畅和平安;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引领智能交通发展快速走向成熟。借用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的一句话:“中国的智能交通已经从瓶颈制约转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然,智慧出行模式的盛行,也同时为智能交通核心业务带来很大的转变,人-路-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智能交通的核心业务不断向外拓展。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产品部总工杨世龙认为,“智能交通核心业务关注点不断拓展,在逐渐地由车辆向行人扩展、非现场执法类业务逐渐地由车辆向行人扩展、方案细化,交通通行预防预测类业务进一步丰富增多,都是智能交通业务的新变化。”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缓解停车难问题停车位供需失衡、乱停车、停车管理制度缺失一直是停车难问题症结所在。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1.54亿辆,其中私人小汽车1.05亿辆。初步测算,汽车保有量年净增约1900万辆。但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目前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另一方面,全国36个大城市的交通违法处罚中,机动车不按规定停放违法行为占全国交通违法总量的13.89%,2015年占14.2%,并且连续两年位列各类交通违法处罚之首。另外,共享经济的繁荣,汽车租赁市场的兴起,又将为停车问题带来新的挑战。
如何有效的将有限的停车位进行最大化的利用,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宇视杨世龙认为,“针对停车难问题,停车APP公司开始和许多停车场进行合作,共享停车位信息,在停车场内部,通过部署了视频停车诱导系统,方便车主找到车位。针对停车车位数量不足的情况,一些地方开始扩展路测停车车位,引入路测停车视频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出现了路测停车视频桩等新产品,视频识别车位占用情况、车牌信息,完成停车计时、收费计算等,大大减少了路测停车管理的人力投入,使得路测停车大规模部署成为可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车主可随时通过车辆定位、APP找车等软件便捷找到停车位。而智能停车场的出现,能有效地将信息进行整合,有效诱导,将停车信息线上线下同步发布,再结合智能计费、路线规划,始终遵守严格的管理条例和规范,合理利用泊车位,为彻底解决停车难问题创造条件。
智能交通未来发展新姿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推进,不断吸纳和引进新技术和新产品,已经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智能交通2.0时代已经到来,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使得出行变得更轻松便捷、智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