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能引起怎样的争议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数字货币的意义被再次审视,但围绕“可以用区块链做什么”的思考仍在发酵,尽管建立全新的应用场景这条路异常艰难。而“什么可以用到区块链”的思考路径则更为实际,如何将区块链落地到原有的生活、生产的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80%的区块链技术已应用在金融领域,支付、资产数据化、智能证券、清算结算以及客户识别。今年6月,港版支付宝上线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前文提到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是一个资产数据化的案例,但推行起来仍有难度,很多大企业并不愿意将自己的信息上链。
在数字资产方面,区块链技术落地会有非常大的空间。传统金融企业有些场景希望通过区块链来打通,以提高效率,区块链商业化最先会在数字资产领域服务于B端的联盟链方面展开。
据了解,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多方参与场景中的共识规则,更是智能合约是价值传递的中枢。之所以区块链出现以后安全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是因为智能合约实现的是一种价值传递,区块链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价值,每个漏洞导致的数字变化,其背后就是巨额的价值损失。
首先,对于开发者,要尽量参考有价值的模版,尽量使用安全库。因为在审计过程中可以看到,很多合约的错误是重复雷同的,这就是因为采用了伪劣的核心模版。
其次,开发完成后,要进行全方位的功能和编译测试,功能上要保证满足客户需求,测试方面一是重视编译错误和警告,尤其是那些未知错误的提示;二是要具备完备的人工设计测试案例;三是进行静态分析工具测试;四是进行动态分析工具测试,进而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隐藏问题。
最后,不可能完全依赖开发人员,需要第三方审计公司来帮助完善代码安全性。这些公司内部会有精度更高、更完备的测试工具,在形式化验证之后,还会进行人工漏洞复现和人工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