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转单,中芯国际产能爆满,中小型IC设计公司惨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由于台积电不在接受华为的订单,海思“转单”中芯国际,是近期热 门的话题之一。双方抱团取暖本应皆大欢喜,殊不知一些国内中小型IC设计公司却因此叫苦连连。
“中芯国际的产能都被海思的订单塞爆了,从去年12月至今,一共才给我们排了100多片的产能。另外,与中芯国际合作了十几年,以前下单都是预付半款,今年三月却开始要求全款。几百万的晶圆款套在里面却没有多少产品下线,属实无奈!”国内一家小型IC设计企业总经理张强(化名)如是说。
其实,张强十分清楚晶圆厂产能优先供给大客户的道理,但他认为中芯国际仍然存在产能扩充计划不合理,与客户沟通不及时的失误。这不仅制约了营收增长,同时还可能导致中芯国际与这些小客户的多年合作关系出现裂痕。
根据张强所反馈的情况,集微网记者特意进行了深度调查,采访了国内多家中小型IC设计公司负责人,几乎所有与中芯国际有代工业务的公司都指出,中芯国际目前12英寸和8英寸的产能都已经爆满,且无法给出具体的交期。对于海思挤占其他中小型IC设计公司在代工厂的产能排单,业内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
谁之过?
第一种声音与张强抱持的观点相似,主要认为以上提到的现象由“外因”导致。国内的一家MCU厂商创始人指出,中芯国际去年只是12英寸交期特别长,8英寸相对较短。但今年的8英寸产能也异常紧张。他进一步表示:“海思到中芯国际流片对国内其他中小微企业流片的影响特别大,迟迟无法上线生产直接攸关企业生死。很多国内芯片设计公司对海思怨声载道,却也无能为力。”
一家数模混合芯片供应商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中芯国际只能对其保证每个月排上订单总量的10%。该负责人认为,海思当前在中芯国际的生产应是一两年前就已有导入计划,中芯国际应该能够预测到今年上半年的产能不足,如果能提前与客户沟通,或许能让现在的中小型客户避免陷入尴尬局面。
几家国内中小型IC设计公司也纷纷表示,每个企业都要重视大客户,这能够理解。但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同一种产品只可能在一家代工厂生产,所以还是希望中芯国际能够更加重视这些中小型客户,毕竟国内的中小IC设计公司数量非常庞大。
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应从“内因”谈起,即产品排不上线的风险应由中小型企业自己来承担。国内另一家MCU供应商董事长指出,海思对国内晶圆代工厂、封测厂的产能大包大揽,导致中小型IC设计公司被暂时停单很正常,毕竟“Businessisbusiness”。他认为,有些情况是无法预测的,因为海思也不清楚产品周期好与不好。例如今年美国对于华为升级出口限制,海思才会临时决定大批量备货。所以,对小企业而言,需要对局势有预判,尽量保证自身现金流,提高资金运转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针对张强所说的预付半款变全款,国内一家射频前端芯片供应商CEO表示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据他了解,这是因为中芯国际担心部分中小型客户为了囤货,所以提高预付比例以便于挤出一部分虚 假需求。
该射频前端芯片供应商CEO还强调,去年中芯国际本就几乎已经处于满载状态,今年再加上海思新订单涌入,势必会加剧产能紧张的状况。况且,几乎所有的代工厂80%的产能都长期被大客户占据。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中小型IC设计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统筹安排生产和备货,必要时可以考虑转产其他代工厂。对于新产品,要选择合适的工艺制程和代工厂,以免因产能不足而耽误新产品量产。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其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其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对于海思转单中芯国际,导致中小型IC设计公司陷入困境这件事而言,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针对内因和外因,怎样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呢?
短期调整与长期思考
实际上,以上提到的问题还与中美贸易战、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息息相关。海思转单是因为前者,一些其他IC设计公司囤货是因为后者。所以,解决问题不仅要从长远的发展来讨论,也要考虑到短期的不确定性因素。
对于海思而言,短期能调整的空间很小,由于美国对其升级了芯片出口限制令,此时已经无法将订单分散到国内其他代工厂。事急从权,中芯国际未来三个月仍会优先给海思生产。但长远而言,海思即使是在国内,也应该保证供应链多样化,以促进整个半导体产业健康发展。
中芯国际的首要任务就是扩产,实际上该公司的扩产今年以来已经开始加速。向泛林集团购买了总计10亿美元半导体设备后,又向应用材料、东京电子购买近11亿美元半导体设备;3月份,一台ASML的光刻机也已经运抵深圳厂,进行产线扩容;另外,天津厂也申报了进口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
除了扩产,中芯国际还需要尽可能的对产能分配进行优化,与中小型客户加强沟通。要知道,如果美国对华为的限制长期不变,中芯国际接单海思就需要向美国申请许可,而申请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所以,中芯国际要做好最坏打算,增强业务沟通,以防备空档期的出现。
最后,国内中小型IC设计公司数量激增,且竞争激烈。这些公司在发展中除了以上提到的生产排单难,还会遇到其他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在实力不足以改变世界的时候,只能通过调整自己来谋发展。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短期内为了解决代工厂交期延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公司可以调整产品销售计划,主推其他产品以稳定运营,同时还可以将精力放在研发上,厚积薄发。
长远来看,中小型IC设计公司在选择工艺和代工厂时需要经过多重考量,对代工厂的现有产能和未来产能要尽可能做好预判,以规避风险。资金方面,则需要时刻保证足够的现金流,以保证供应链安全。
现在确实是中小型IC芯片企业最难的时候,要做好运营,度过这次困难,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