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将怎样影响整个社会结构的信任体系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去年伊始,区块链的概念逐渐开始被世人所熟知。虽然其催化因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越来越高的比特币价格,还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联盟如R3的成立,这些都让人们原本驻足在比特币的视野逐步转向了区块链。而区块链是什么?
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大概可以这样来理解。区块链是在无需互信的环境下,通过密码学技术让系统所有参与方协作,来共同维护一个可靠账本的系统。区块链的特性具体有哪些呢?“四大”审计公司之一的德勤对区块链技术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系统自身保证其真实性,不需要外在信任背书主体介入。具有去中心去中介化信任特性。
第二,整体的技术架构方面有着更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因为它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架构,不存在单点故障。
第三,区块链强安全的加密机制、共识机制不需要第三方的进入,而是通过技术中介,来达成整个交易。
第四,因为链上数据只能增加,不能修改的特性,从而决定了交易的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性。
在了解了区块链特性后,我们这个无需互信的系统给我们能够带来哪些思路,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抽象出两个模型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下图中左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易信任模型。右为我们的人际交往模型。
比较左右两图,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简单的模型几乎都有相同的元素,模型参与者双方,信任度及对应的反馈促进下一次的交易或者交往。但两个模型的区别在于,对于交易,我们更相信通过客观因素或数据来决定我们这个行为。如买卖双方历史信任信息、买卖双方公司体量、交易政策法规约束、成本利润核算、品牌影响力预估数据等因素。而对于我们的交往活动,我们更容易受到主观因素来影响我们的决定或结果。如对方的第一印象、社会背景、性格因素、预期交往收益预估、心性心智、情商智商等因素。
将视野由个人扩展到世界,整个社会结构的信任体系大致是由如下图中所示的层级构成。
综合上面两图的信息,我们可以挖掘出目前社会信任体系中至少存在以下四个痛点。
其一,个人信任体系的建立在于过多的主观因素,影响对个人客观信息的综合评判。
其二,家庭和家族成员间的信任体系,考虑家庭内在亲情和血缘关系间利益博弈。
其三,公司企事业单位之间信任体系的构建,不仅仅在于其业务中所处的上下游位置,同时也要考虑其日常业务对接中职员之间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双方成交反馈和战略的一致性等。
其四,国家国际信任体系的完善,在建立对话沟通渠道,协同作业体制,共建项目之外,还要打通内部沟通渠道,通过建立平台,构建统一数据生态,以此来建立类似更多的欧共体的合作范本。
对于以上四个痛点,我们进行分析,抽取出以下痛点应对策略。
一,如何设计模型结构,合理的将主观信息转化为相对较准确的可观数据。
二,如何打通更多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合理的信息公开、公平、共享的机制,实现更全面的信息透明。
三,需要考虑更好的博弈机制,建立相对较公平的利益分配体系。
四,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正向激励的信任体系,改善现实生活中出现如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 现象,实现最终自组织,正向循环的良好信用生态。
那么这些策略,如何结合区块链的特性来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和实施来解决呢?我认为,至少可以给出以下这些思路。
第一,通过评分制来动态评估主观因素对交往结果的影响程度,建立一个相对较准确的个人信任评估模型。
第二,协商建立统一的信息沟通平台,包涵信息的抓取、存储和分析。构建底层以区块链存储技术为核心,来实现多方参与、信息透明、可回溯的的信息处理体系。
第三,任何一个系统的利益分配体系的合理性与否,决定了其系统的可持续性。根据区块链的多方协作参与原则和共识原则,需要参与各方在整个体系建立之前,充分的商讨好符合各方利益的作业体系及利益分配体系。
第四,一个自组织的生态系统,必定不能有太多的人为决策干预。比较好的方式为可以利用智能合约在既定的规则上让其自动执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就比较适合一个高度自组织的生态系统。
第五,一个持续正向激励的体系必然是一个天然自我进化的信任生态。如何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通过激励来引导整个生态对形成共识的信息和行为进行认同和执行。区块链中对整个生态的维护者矿工的激励,如比特币的挖矿金币奖励和以太坊中交易费用回馈就是很好外在的经济奖励。我们可以考虑各个维度个人、组织、企事业公司、国家之间正向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来维护我们整个去中心化的生态信用基础。
根据以上这些思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总结:针对整个交易体系中的信息、交易和价值转移,以及对其构建的整个链式信用经济生态——我们暂定其为 “链信生态” ——不仅仅只是着眼于我们整个信息沟通的渠道和方式,还在于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考虑各方博弈因素,经济学方式,来建立一个能够高度自治,自组织,正向激励的信用经济生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一个链信生态是符合目前通过“后互联网+”的方式,通过国家倡议的高科技方式来反哺社会本身,提高社会信用,来最终实现一个互惠共赢,诚信富强的中国信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