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在智能医疗的市场前景广阔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可穿戴设备大家并不陌生,从谷歌眼镜的亮相,到各路企业纷纷进军研发,现今为止,此类产品已经颇多,主要有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智能跑鞋、智能戒指、智能臂环、智能腰带、智能头盔、智能纽扣等。这众多的可穿戴设备,功能也十分丰富,涵盖了社交、娱乐、导航、健身等多个方面,而这其中,无疑以健康管理的需求最为突出、最具革命性。此类产品也就层出不穷了,如智能手环、心率监控器、可穿戴式健身追踪器、可分析人体成分的体重计等。
可穿戴设备应用于医疗领域确实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艾媒咨询显示,到2016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预计将会达到74.2亿元。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184.3亿。
而据其对市场的观察表明,2016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80亿,有超9成中国手机网民愿意尝试相关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功能成为用户购买使用前最先考量的方面。到2017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98.1亿。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可穿戴设备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呢?一方面,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能够实现用户自行采集身体指标数据的功能,让用户实时掌握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时更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实现疾病的预防与早期治疗。
另一方面,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对人体健康指标的长期动态监控,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大量数据,对于一些疾病的初步诊断及慢性病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总之,基于其具有的巨大数据潜力,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扮演着一个健康数据采集者的角色。收集用户日常健康指标,培养用户良好使用习惯,了解病情发展,降低了医患两方的治疗成本。
虽然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的益处显而易见,但是,就目前的现状,其还并未给我们带来以上全部好处。因为目前的可穿戴医疗设备还是一种浮于表面的健康管理模式,并未突破到医疗领域的深处。
目前,对于可穿戴设备用于医疗监控,国家相关机构并未给予明确规范与监管,这就导致了这些可穿戴设备监测的数据缺乏标准化,且没有安全保障。没有相应的规范制约,医院又对这些数据缺乏认同感,此时,这些数据就是毫无使用价值的东西。
因此,目前面临的困难就是如何将可穿戴设备用于临床医疗领域。这是一个大难题,一方面,医疗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专业精准的领域,医院的医疗设备有着可穿戴设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就医疗数据检测这块来说,两者存在着竞争关系,医院又怎会让可穿戴设备进入分一杯羹。因此,医疗数据的互通互认就亟需国家相关机构给予明确的指示监管了。
如果国家能标准化这些医疗数据,使得可穿戴医疗设备完成有效的数据积累,再通过医院的专业性数据分析与指导,最终形成了一条监测—治疗—康复的医疗服务闭环生态链,那么,这将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市场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