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疯长的背后是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前,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两化深度融合,已经进入加速期和攻坚期,两化融合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不过,我国两化融合仍面临一系列挑战,融合发展的窗口期稍纵即逝。
两化融合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形成
近日,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两化融合处副处长冯伟表示,我国正务实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新时代两化融合“升级版”。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概念普及走向实践深耕,建立了50家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平台平均设备连接数达到60万台,平均工业APP数量突破1500个,注册用户数平均超过50万,初步形成了资源汇聚、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与此同时,发展高地竞相涌现,广东、江苏、山东、北京、福建、浙江等地积极探索平台培育推广和示范建设路径,率先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此外,集成创新应用能力大幅提升,工业大数据、工业APP开发、智能网关等成为发展热点,钢铁、石化、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多个行业领域涌现出一批平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有效带动了企业降本增效和行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工信部加大制定新时期推进融合发展政策性文件的力度,推动两化融合水平持续跃升。“2018年,工信部开展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信息物理系统等重点领域试点示范,新遴选125个试点示范项目,加速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模式变革。”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说,全国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达33.7%、24.7%和7.6%。
此外,工信部还高规格完成了融合管理标委会组建,推动成立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业互联网管理、工业信息安全等5个标准工作组,并推动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首个两化融合国际标准,实现了标准国际化零的突破。
2018年,我国新增贯标企业6000多家,新增贯标试点企业703家、示范企业50家,全国贯标企业总数突破1.3万家,达标企业超过4000家。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增至68.6%和48.5%,进入集成提升以上水平的企业比例达到22.4%,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预计达到82,宁夏石嘴山、广西柳州等地通过加快两化融合实施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显著成效,在第五次国务院大督查中得到表扬。
在加快推进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方面,工信部遴选出150个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截至2018年底,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77%,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55.8%,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在重点行业形成快速普及态势。
融合发展的窗口期稍纵即逝不过,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价值链低端,钢铁、轻工、机械等传统制造业存量庞大,转型升级既有压力也有潜力。总体上看,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效果不断显现,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融合生态之争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新焦点,我国融合发展的窗口期稍纵即逝。二是服务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有待加强,有效供给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制度法律环境有待完善,支持融合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仍需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
我国两化深度融合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发展攻坚期和成效显现期,要以两化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两个强国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融合发展路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高级形态,是两化融合向更高层级跃升的突破口。2019年,我国将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广为核心突破口,以两化融合标准建设、管理体系贯标、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等为关键抓手,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要聚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平台建设与推广,从供给侧入手,在地方普遍建设平台的基础上,遴选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培育一批企业级平台。”冯伟说,深入开展试点示范,聚焦协同研发设计、设备健康管理、产融合作创新等方向,要加快企业上云步伐和工业APP培育,推动工业设备上云,牵引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功能和商业模式的迭代升级,打造基于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
下一步,工信部还将继续完善两化融合管理标委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依托已成立的标准工作组,统筹推进一批关键标准的立项和制订修订,加强国际标准化布局。同时,全方位推进区域、行业、中央企业的管理体系贯标,推出一批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完善贯标企业的市场化采信机制。
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方面,工信部将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围绕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等,培育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同时,建设一批制造业“双创”技术转移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遴选一批制造业“双创”试点示范项目,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
工业互联网面临三大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面临着三大机遇:一是高端制造能力不足、创新和制造能力不强以及人口红利下降等因素给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挑战,产业升级压力促进工业互联网需求日益强烈;二是我国ICT产业经历多年发展,在物联网、5G和云计算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正逐步成熟,奠定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基础;三是进入2018年,国家政策层面推动力度明显加强,工信部启动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并成立工业互联网专项领导小组推进落地,彰显政府大力布局决心,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式迈入快车道。
目前,全球制造业龙头企业、ICT领先企业、互联网主导企业都正基于各自优势,从不同层面与角度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美、德、中、日均在基于国际和国内产业形势判断下做出互联网+先进制造的决策,同时都注重CPS 技术在未来工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不过,中国在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方面与美、德存在差距,2017年我国企业设备数字化率为44.8%、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为39.0%,尤其是中小企业基础薄弱,设备改造和数据采集难度较大。反观美德,GE、西门子等龙头企业依托自身产品可采集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海量数据。并且美国、德国具有大量资深和初创的数据分析企业,平台间合作将显著提升协同效应。
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短,制造技术与管理知识经验积淀不够,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完整的产业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发展潜力,为平台培育和壮大提供了土壤。
工业互联网产业提速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在2020年将达到千亿美元级别收益。未来智能化领域需要工业互联网的支持:包括机器与生产线的自动化垂直整合+企业内部及跨企业的信息共享水平整合+用户和云平台端对端数字化整合。无论是工业4.0全球工业智能化升级的驱动还是制造业巨头如GE、富士康等的领先推动,或是政策端的有力引导,工业互联网发展将助力工业领域智能化升级。
根据相关政策,在总体目标方面,我国到2020年要支持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平台,以及构建一批企业级平台,培育30万个以上的工业APP即工业应用程序,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百万工业APP培育以及百万企业上云。
2018年3月,广东省推出全国首个重磅地方级政策文件,催化工业互联网政策落地。除广东省,其他各省继续积极响应发展工业互联网,布局落实试点企业和地区,推动工业互联网更新及落地。江苏省发挥两化融合领先优势,积极布局“企企通”试点;山东省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推动17市平台落地;湖南、湖北用友助力,发挥示范云平台带动作用;贵州省主推政企联合工业互联网战略发展结构。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进入大发展时代,我国已形成较健全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经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专家测算,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2017年到2019年年均增长约为18%,预计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规模。
分别从“网络”、“平台”和“安全”三个体系入手,光大证券认为有三条投资主线值得关注:一是网络层面,工业以太网技术具有兼容工业现场和传统以太网的属性,软硬件资源丰富,易于与Internet连接,可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与工业控制网络的“e站到底”。另外,以5G和NB-IoT为代表的工业无线技术方案在覆盖能力和信号强度等方面优势凸显,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工业场景中。二是平台层面,工业设备联网数快速增长导致工业数据量激增,对海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决策和控制等智能应用以及企业加速上云将构筑云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