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医院的运用方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万物联网或物物联网,也就是将物与物之间,透过网络以及传感器做了串联,让所有物与物之间变得有关系,就像是让这些无生命的物体间变得有智能,能主动沟通、传递讯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效率也更方便省时。
物联网中我们最常听到的大概是智能家居、智慧生活,但物联网一句不同的应用与范围,从小至个人,其实还能大至城市(Internet of City),而今天要介绍的是医疗物联网。这家全台湾最智能化的医院,是位于彰化县员林市的员林基督教院,隶属于彰化基督教医院的体系。他有什么稀奇的地方呢?值得我们看下去。
若将一间医院里的人做分类,重点无非就是医生、护士、病人与行政人员。医生看诊、治疗病患;护士协助医生问诊、照顾病患;病患则是挂号、看病与复诊追踪;而行政服务人员则是处理医院的行政事务,如:挂号、批价等等。再另外从医院的主要活动上来看,医院必须处理的工作大约有以下几项:病人挂号;病人报到;医生问诊;护士巡查病房,照顾并监控病患状况。
取号挂号,快速掌握目前人数当一进入员林基督教医院时,要挂号或是批价,都须先拿取号码牌,也就是跟邮局或是银行一样,拿取号码牌等待叫号,透过这样的方式,医院就可以预先大概了解有多少人正在等候,近而在后台先做好人力资源的配备,这个时段需要多少人手、需要开设多少柜台,将人力做最大化的利用。
刷卡,自动化报到系统在过去我们到医院或是诊所报到,都是拿着社保卡给护士或是柜台服务人员刷卡报到,但现在可以直接透过门外的自动化报到系统,将社保卡插入,就代表报到成功,而医生问诊室内的计算机系统就能马上知道,这位病人已经到了,之后就依据顺序请病人入问诊室内问诊。同时问诊室门外的自动化报到系统,也会显示目前医生看到哪位病人的信息,并且医生也能透过这个电子看版告知门外等候看诊的病患们,等等轮到谁了!这能减少以往问诊室的门因为病患报到开开关关的次数,以维持病人的隐私。
自动将身高血压数据,上传云端而在门外候诊的病患们,除了电视墙或是杂志报纸可看以外,也能使用自动记录身高体重血压等数据的机器。插入社保卡,机器就能知道你是谁,并且将你的身体数据传送到云端,当轮到你看诊时,医生就能叫出数据,无需再由护士或是病患手动将数据纪录下来,直接将病患数据与医生计算机系统的病患数据做了整合。
互动医疗,病人与医院连接的更紧密
住院的病人,病床前都会有一台病床服务平台(PIT),透过这台平板,除了提供看电视、上网或是打网络电话的服务外,病患还可以直接预约餐点或了解医院里的各种信息,插入社保卡,就能查询手术计划以及各种检查报告,或是发生紧急状况,也能透过PIT呼叫值班医护人员,而值班医护人员就会直接从智慧手机里收到病患的通知;另外病人手上都带有条形码的手环,护士只需要扫描条形码,就能得知这个病患目前的状况,以及当换点滴或是打针等等手续时,扫描条形码就能更新病患数据,有别于以往都记录床头的纸本上,透过计算机的方式,减少手动书写的错误,并且将数据都一并上传医院的数据库里,统一归档。
远程问诊,化被动为主动
有鉴于穿戴设备的兴起,员林基督教医院与中央大学合作,打造智慧手环。透过智能型手环能记录记录心跳、睡眠效率与自主神经功能等等,病患带着就能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并且只要在家自己量血糖、血压,将数值上传到计算机,医院就能主动监控病患状况,在病情恶化之前给予警告,提前防范。有别于过去需要到医院做检查才能知道身体状况,现在透过穿戴式设备与小型的行动医疗设备,在家也能自己做检测,医院便能检测了解你的身体状况,主动提醒主动告知。不用大老远跑到大型医院,这对于偏乡、医疗资源较少的地区无非是一大福利。
医院内透过社保卡识别身分,进行报到与数据传输许可;透过PIT串联病患与护士,整合医疗服务;透过病人手腕上的手环条形码,了解病人身体状况以及用药情形。这些物与物之间的串联,让医院的服务整合得更加完善有效率,病人也更加便利,员林基督教医院就像一间物与物之间会自己沟通运作的智慧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