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宁区智能电网已集聚了300多家企业将引领千亿产业格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要谈智能电网,江宁区已集聚了300多家企业,以南瑞集团和国电南自等12家上市企业为龙头,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与通信六大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江宁区工信局副局长蒋继平告诉记者,江宁区从2013年被评为第四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后,先后获批的国家基地等称号有许多,逐渐成为国内一流的智能电网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基地、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基地。2018年,全区智能电网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
记者在此次蹲点调研采访中了解到,智能电网产业是江宁区最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先后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电力自动化产业基地”、工信部批准为“装备制造(智能电网装备)领域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南京)基地”。2016年江宁区智能电网(电力自动化)装备制造业申报“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被国标委、工信部联合立项,成为全国首批11家、全省唯一的试点项目。2017~2018年,南京南瑞集团等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2项,参与起草1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3项。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GB/T30149-2013《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GB/T30155-2013《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获得2个“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龙头企业引领千亿产业格局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南瑞集团一直发挥引领型作用,尤其在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取得一批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成果,攻克了大电网安全稳定、调度控制、继电保护、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励磁、轨道交通综合监控和列车信号系统等技术难题,打破国外垄断,改变了高端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实现先进装备中国制造,已成为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卓越的IT企业,国际知名的智能电网技术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聚焦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打造‘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企业,建设运营好‘坚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即为‘三型两网’发展战略。”南瑞集团新闻发言人施冲向记者介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现在面临着三个挑战:第一,是电网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电网越来越复杂,接入设备类型和数量越来越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更高;第二,是在电力市场开放的大背景下,电网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第三,是社会经济形态在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的影响下,已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平台对接供需双方、打造多边市场,给传统电力行业带来多重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目前,很多国内企业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愿意把钱投在整理数据的基础工作上,而愿意投入到建设服务器、系统界面、华丽的可视化效果等方面。结果系统建成了,却发现数据量很小,或因为标准不统一,接入的数据无法运转,导致平台被搁置。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大纲中提出一个很好的概念,就是“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数据一次采集或录入、共享共用,全业务统一入口,这是非常关键的基础工作,也是打好泛在电力物联网基础的重中之重。
只有做好了数据采集、接口统一的工作,才能大幅提升数据的复用性和接入能力。以此为基础,一些高级模型、高级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才能实现功能应用,慢慢发展到高级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形成正向循环,为未来打造产业生态圈奠定基础。
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会颠覆整个电力行业的传统生态。以综合能源服务领域为例,泛在电力物联网提供了一个综合的能源服务平台,可以与综合能源服务商形成良好互动,促进信息分享,推动行业发展。
标准化助力产业基地发展江宁区市场监督局副局长万善春在采访中表示,由于南瑞集团在园区的落户,吸引了一大批其下属企业,有效起到互相推动的作用。通过南瑞这样的大企业为支撑,与园区的中小型企业形成产业链,让园区的中小企业把握智能电网的产业发展方向,尤其是在产业标准化方面,通过标准化的数据,方便企业自觉完成标准化的建设。
2016年,江宁区被列为全国11个开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的地区之一,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试点。
据介绍,江宁区已先后创成国家火炬计划电力自动化产业基地、国家级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智能电网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等8个基地,集聚了国网电科院、南瑞继保、国电南自、西门子电力等龙头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及配套企业200多家,拥有专利600多件,参与起草了110多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2家企业获得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江宁区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瞄准国际先进标准,通过标准化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江宁装备制造业的标准水平、质量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标准化对江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底合计主导、参与起草国际标准22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26项,参与起草智能电网领域国家标准起草率达60%以上,有力的推动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千亿级智能电网装备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