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医疗设备列入发展战略 发展速度加快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可穿戴设备的市场热点,已经从“健身”转移到了“医疗”。
大约在2014年左右,可穿戴设备迎来了一次爆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健身设备大量出现。然而结果是,30%的设备被束之高阁,用户黏性不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显著,医疗领域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数据显示,国内市场体量从2015年的12亿元快速增长到了2018年的71亿元,并有望在2020年突破122亿元。
为什么医疗领域有这样的市场机会呢?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医疗健康类的用户需求更偏刚需,例如慢病管理、孕期监测等等
医疗资源供求不足,分布不均衡
政策红利,政府将新型穿戴式医疗设备列入发展战略
用户数据能够链接医疗机构,让数据更有价值,从而提高用户黏性
那么,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跑得通?36氪注意到,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可行的闭环。
第一种情况,2B模式。通常需要具备医疗器械证。
这种模式下,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公司与大型三甲医院合作研发可穿戴设备,并且把可穿戴设备的数据与医院打通,让检测报告直接用于临床诊断,患者到医院无需再次检查,直接就诊看病。在此基础上,公司可以提供预约服务,与定点医院合作开通VIP通道,帮助预约专家。脱敏数据可以与商业保险公司、制药企业、体检中心合作。
除了销售智能硬件,还可以增加一些比较轻的用户入口,例如开发手机APP、小程序,与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厂商合作等等。
产品一定要定时给用户提供临床解读,让用户及时收到反馈,不能只是提供数据没有分析,这样才能让用户持续使用。
这个模式的关键壁垒在于:智能硬件是否存在很强的技术优势(专利池;检测报告获医院认可),企业是否具备医疗渠道优势,能否获得大量付费用户或能否进入医保。模式跑通有三个核心要素:医疗机构、C端用户、稳健的营收。
第二种情况,2C模式。
通常这类企业的互联网基因很强,很多时候会看到非医疗专业背景的创始人选择这条路线。比较可行的模式是在互联网平台上直接2C销售给用户,产品从硬件出发,在检测后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可以是线上连线医生,可以是AI机器人问答,也可以与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等移动医疗平台合作。如果医疗机构渠道丰富,接下来也可以提供预约服务。脱敏数据同样可以与商业保险公司、制药企业、体检中心合作。
前期主要是吸引C端流量,占好流量入口,后期还可以开发延伸产品,拓展电商平台,与线下体检中心、美容机构、健身房、健康餐饮品牌合作。
不过,这个模式的问题在于,目前政策规定互联网医疗的首诊必须在线下,所以线上只能做简单的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