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银行业中的应用和潜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世纪是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新的科技浪潮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蓄势待发。马云说过,这是一个变化的年代,当很多人还没有搞懂PC互联网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当很多人还没弄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来了。而今天,很多人还没弄懂大数据,区块链又来了。今天就小编跟大家聊一聊区块链在银行业的应用,当区块链遇见银行业,是否能诞生杀手级应用?一看来看看吧!
区块链技术核心
根据2016年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的定义,区块链(Blockchain)是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多个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新型综合应用模式。
狭义地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逻辑首位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地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简而言之,区块链技术通过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大幅增强数据安全;基于共识算法的集体维护机制实现全网数据可信,可以让以往由于涉及多方参与、信息不对等、流程繁杂效率低下的商业场景共同参与,大幅降低协同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安全的加密算法和链式数据结构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又使得数据很难被篡改,增强了数据可信;带时间戳的链式数据存储方式支持数据历史轨迹追溯。
典型应用案例
经过调研,目前在银行领域比较成型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主要有跨境支付、贸易融资、公益扶贫、数字票据等。具体场景案例如下:
1. 跨境支付
需求痛点:
收付款人信息通过人工和重复性的业务流程收集,效率较低。
在KYC流程中,机构对客户信息和支持文件真实性方面的控制力有限。
通过SWIFT业务模式成本高、耗时。
通过代理行模式需逐行、逐笔进行验证,差错多,导致高拒绝率。
银行需在往来账户中留存资金,提高机会成本和对冲成本。
典型案例:
2017年3月,招商银行联手永隆银行、永隆深圳分行,成功实现了三方间使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人民币汇款。通过区块链直联跨境支付应用技术,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南海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永隆银行向其在香港同名账户实现跨境支付。
应用说明:
目前,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实际上是用比特币或Ripple币等虚拟货币做中介来实现的跨境支付。具体而言,系统会将代币/数字资产作为中介,先把汇款人所在地的法币转换为代币/数字资产,再在收款端把代币转换为收款人所在地的法币,以此完成跨境支付。
2. 贸易融资
需求痛点:
a) 基于贸易本身涉及行业面广,交易链条长、结算方式多样,银行对于各类贸易融资的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写在规章制度上易,落实难。
b) 目前银行在为客户办理贸易融资业务时,对于客户情况、贸易背景的了解、业务的风险控制以及业务办理完成后的贷后管理一般是通过荣人工进行资料收集、对比验证信息、现场实地考察与监督。
典型案例:
2018年9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项目一期已部署上线,进入试运行阶段。项目一期建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贸易金融底层平台,在平台上可进行包括应收账款贸易融资等多种场景的贸易和融资活动。同时平台为监管机构提供了贸易金融监管系统,实现对平台上各种金融活动的动态实时监测。
应用说明:
区块链的优势是交易信息的透明和不可篡改,贸易各个环节数据上链后可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而且当企业用某一笔贸易在一家银行获得融资后,这一笔交易就被记录在区块链平台上,它就不可能凭借同一笔贸易从另外一家银行获得融资。有效地提高了整个贸易环节的效率。
3. 公益扶贫
需求痛点:
公益资金和扶贫资金是否真实地到达申请人,审批过程是否透明,资金没有被截留。
典型案例:
2017年5月,工商银行与贵州省贵民集团联合打造脱贫攻坚基金区块链管理平台。第一笔扶贫资金157万元通过工行贵州省分行成功发放到位。贵州省政府正在逐渐将建档立卡扶贫户、社会诚信等信息导入这个由金融链和行政链共同支撑的体系之中,后续将实现对每笔扶贫资金使用效果的量化和精准评估,彻底解决扶贫项目资金使用中管理信息回馈不及时、回馈信息失真等问题,大幅提高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效率。
应用说明:
在区块链上建立存储贫困人员数据构架,而这些数据可以被分析但同时保持私密性,并嵌入到政府帮扶政策和资金管理层用于精准兑现政策时使用。帮扶对象的精准识别是重要第一关,除采取传统的本人申请、各级部门的审核、公示公告工作流程外,采用大数据手段指纹或人脸识别手段,记录贫困人员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将其个人信息录入数据库进行筛选比对,识别出真实准确的贫困人口,进入区块链技术管理系统。
区块链管理系统对精准帮扶过程中每项措施落实情况在每个节点进行真实记录,开展全流程管理跟踪督促及有效监管,保证各个环节不走样、不截留、不挪用、避免人为造假、不公平行为,避免人为因素让政府的帮扶资金“衰耗”在路上,确保帮扶政策如实到位,解决各项政策到村到户“最后一米”的问题。
4. 数字票据
需求痛点:
a) 汇票基本上都是局限于本行范围内。
b) “一票多卖”、打款背书不同步等行为。
c) 数据庞杂,不透明,导致高昂的监管审计成本。
典型案例:
浙商银行通过移动数字汇票平台,客户将可在采购收付款时使用移动数字汇票APP中的的二维码进行移动汇票的收付结算。
应用说明:
借助区块链实现的点对点交易能够打破票据中介的现有功能,实现票据价值传递的去中介化;基于区块链的信息不可篡改性,票据一旦交易完成,将不会存在赖账现象,从而避免“一票多卖”等行为,有效防范票据市场风险。基于前后相连构成的时间戳,其完全透明的数据管理体系提供了可信任的追溯途径,可有效降低监管的审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