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同比降三成 比亚迪的问题开始逐渐显露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燃油、DM、EV三大产品矩阵、9大新车型、35款新车在春季发布会上比亚迪“秀”出完美自己。虽然,35款新车齐上市的阵仗也打破了业内的记录,噱头十足,但比亚迪这位偏科生,在传统动力方面造成的销量严重下滑,也给集团盈利带来一定压力。3月27日,比亚迪发布的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比亚迪实现营收1300.55亿元,同比增长2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亿元,同比下降31.63%。同时,比亚迪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9亿元。
尽管营收录得连续6年的同比增长,但其净利润却成色不足,出现连续第二年同比下滑,且下滑幅度较2017年有所增加。而据其2017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归母净利润达40.66亿,同比下滑19.51%。可见,在销量和营业总收入连年增长,而净利润却在持续下滑,比亚迪正面临着尴尬局面。
净利同比下降32%
3月27日晚,比亚迪正式发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据报告显示,比亚迪在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300.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79%。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1.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5.8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0.39%。
目前,比亚迪主要经营包括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财报显示,2018年全年,其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为760.07亿元,同比上升34.23%;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收入约为422.30亿元,同比上升4.34%;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约为89.50亿元,同比上升2.09%。
归母净利润的下滑,与比亚迪2018年的销量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走势。对于净利润的下滑,比亚迪将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受补贴退坡影响,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盈利压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比亚迪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约为20.73亿元,主要是与汽车有关的政府补助。在整体净利润为27.8亿元的情况下,可见补贴对于比亚迪的影响有多重要。
净利润的下滑,也让比亚迪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在财报发布后,比亚迪的股价在3月28日出现大幅下跌,截止收盘,报收52.77元/股,跌幅达3.55%。另据摩根士丹利研报显示,预计比亚迪股价会在未来15日下趺,出现连跌的概率约为70%-80%。
传统动力车型“偏科”
2018年,比亚迪再次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这已是比亚迪第四次领跑行业。财报显示,去年,比亚迪累计实现汽车销量为51.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4.8万辆,同比增长282%。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为524亿元,同比增长34.21%,占集团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40.31%。可以说,亮眼财报数字的背后,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的持续攀升功不可没。
虽然,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处于市场的前列,但是比起传统燃油车来说依然基数较小。而在燃油车方面,比亚迪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严重。数据显示, 2月份,比亚迪的燃油车再度出现大幅下滑,其2月份的燃油车共计销售了12404辆,同比下降30.76%。其中SUV车型的销量为2693辆,同比下降9.45%;MPV车型销量为5075辆,同比下降51.05%。
从车型来看,比亚迪的燃油车主要是依赖于宋MAX的销量,而宋MAX在2019年初销量持续走低,这也大大影响了比亚迪整体燃油车的销量。此外随着MPV市场的整体下滑以及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多,宋MAX未来的销量走势更加引人担忧。
盈利能力压力增大
3月26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国家财政补贴相比2018水平下跌幅度超过50%,而在6月25日过渡期结束后,车辆地方补贴将完全取消。不过,补贴新政发布后,比亚迪宣布旗下车型不涨价。“因公司具备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储备等优势,可有效摊薄研发和生产成本,具备较高的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比亚迪方面称。
一直以来,比亚迪屡屡深陷政府补贴“大户”的质疑声中。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7年,比亚迪收到的政府补助总额达40.43亿元。其中,2013年度获得政府补助6.77亿元,以后逐年增长,2017年时达到12.76亿元。而据其2018年财报显示,比亚迪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约为20.73亿元,主要是与汽车有关的政府补助。
值得注意的是,在摩根士丹利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预计比亚迪股价会在未来15日下跌,连续下跌出现的概率约为70%-80%;其给予比亚迪的目标价为30港元,投资评级为“减持”。报告中指出,新能源车国家补贴大幅缩水50%-60%,这将对十分依赖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比亚迪带来负面影响。
业内分析指出,随着补贴政策于2020年退出,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进入倒计时。作为新能源销量最大的车企,比亚迪是新能源补贴最大的获利者。而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坡,比亚迪盈利压力还是较大的。
面对2019年新能源大幅度退坡,比亚迪相关方面则对媒体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比亚迪通过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储备、丰富的车型系列及车型矩阵(王朝系列、e系列)、e平台的对外开放及共享等措施,将有效地摊薄研发和生产成本,具备较高的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车型的电池能量密度及单位能耗值指标方面,都优于国家最新的技术指标要求。
品质危机爆发
3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比亚迪成为全年投诉量最大、售后服务最差的品牌。报告显示,比亚迪2018年累计投诉量为649件,远超身后的奔驰、宝马、别克和奥迪品牌,它也是投诉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唯一一个中国品牌。具体来看,比亚迪在售后服务领域的投诉量为279件,占其总投诉量比例为42.99%,达到最高。
尽管,对于投诉量位居中消协汽车投诉榜单第一,比亚迪内部人士向媒体解释道:“去年新能源汽车太火,提车周期太长,客户抱怨太大”。难道,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就能成为投诉量暴增的主因了?上述比亚迪内部人士称,消费者提车周期太长,主要是电池产能受限所致,并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8年比亚迪加速布局了青海、西安和重庆的新动力电池项目。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比亚迪先后在青海、重庆、西安布局动力电池产业项目,根据经济观察网记者计算,项目全部投产后动力电池年产能可达74Gwh。
但是,在紧接着的3月26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第二批车型测评结果公布,也再度把比亚迪推到了风口浪尖。从测试结果来看,比亚迪宋MAX在整体的四项评测中,竟然取得了两项差评(P)、一项未搭载的结果,成为此次测试总榜中成绩最差的车型。
由此可见,比亚迪近几年在新能源市场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过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比亚迪净利润大幅下滑,再加上投诉量增大及质量问题的曝光,让比亚迪的问题开始逐渐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