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赋能AR,悉见大脑构建空间智能引擎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9年,伴随着5G商用化程度的加快,5G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等特性将为AR产业的发展在数据传输及运算处理层面扫清障碍,进一步协助其提升用户体验。与此同时,计算芯片再次升级,光学显示等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系列变化仿佛都为AR产业的爆发做好了准备。
成立于2016年,悉见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结合三维视觉和空间计算,意图打造混合现实大脑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司结合自主研发量产的多款XR&AI眼镜,能够为对外输出包括三维场景感知与重建、智能语义理解、室内外空间定位导航、海量设备混合现实交互等服务。
经历了AR产业发展从风口到最终趋于冷静的发展历程,最初与悉见科技一起创业的大多数竞争也都消失或者转型了。但成立三年以来,悉见却凭借着独特的企业定位以及一体化的AR产品体系,成功构建起了公司的企业壁垒,一跃成为国内混合现实领域颇受关注的潜力机构。
近日,记者采访了悉见科技创始人兼CEO刘洋,分别从公司核心技术,业务场景以及行业定位等角度展开探讨,为你进一步了解悉见以及AR产业整体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
洞悉所见,悉见大脑构建空间智能引擎
在谈到悉见的技术以及产品体系时,刘洋结合公司的企业定位,以及已经发布的AR云平台——悉见大脑,X1、XMAN两款硬件产品,详细的介绍了公司 “云、软件、硬件”一体化的AR产品体系。
早在2017年下半年,国外包括6D.AI在内的多家知名AR企业创始人就开始发表关于未来AR云将比搜索引擎更加重要的言论。国内方面,伴随着这一号召同时开展的,其实是悉见早在2017年初就开始着手研制,并最终于2018年成功发布的悉见大脑,这恰好就是印证这一呼唤的典型代表。
悉见大脑是一套运用三维智能进行真实物理空间的地图采集与重建,并支持终端设备实时重定位,允许多设备交互的混合现实核心算法体系。
其实现的原理是通过终端设备的摄像头采集不同角度、不同朝向的物理空间信息,然后结合方向感知陀螺仪、地利位置信息等特征,将所有的数据打包成为一个结构化的请求命令向云端网络发送请求。云端系统接收到数据以后逐步解析请求命令中的各项特征,并且结合前期采集的空间地图数据,得出请求命令当中对应的具有不同角度、朝向的请求内容,然后下行给终端。最终实现虚拟投射,进一步满足用户在真实场景当中的实时交互及行动反馈。
简单来说就是悉见大脑相当于一个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位置信息、朝向等“关键词”数据进行检索,最终实现不同内容呈现的智能搜索引擎,并且支持快速实时交互。据刘洋介绍,如果接入雷达数据,悉见大脑能够支持达到毫米级别的角度识别以及判断,并且根据反馈数据迅速开展实时重定位,并且做出反应。
在悉见大脑的基础之上,如果通过特定接口开放的方式允许接入不同领域的内容创作者,这不仅使得内容开发者结合不同场景开发出不同的内容,供给用户获取观看或者传递信息,实现更多趣味性的交互。
悉见大脑之外,X1以及XMAN两款AR眼镜也是悉见最主要的产品形态。作为悉见第一款已经量产上市的双目一体AR眼镜,X1整体重量166g,具备45°FOV(视场角)、14nm工艺主芯片跑分13万分,4小时以上续航,支持更多应用场景开发,发布后多项指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当然,由于是公司自己打造的第一代产品,X1在性能上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重量在166克不利于长期佩戴,而且研发过程中对于特定行业场景的理解不足没有做到结合特定行业需求开展研发。针对于此,悉见推出了重点服务于公安安防及工业物流等行业的第二代AR眼镜XMAN。
XMAN头戴部分重量为33克,便于长期佩戴。而且采用AI旗舰芯片麒麟™ 970,每分钟可识别超过2000张图片,并且可以对背景复杂、低质量的图片或人群实时抓拍,利用深度学习,可适应侧脸、遮挡、模糊等各种实际环境。工作时长达到20h,最大限度支持安防领域的连续作业需求。
在谈到公司整体的产品体系构建的时候,刘洋表示:“悉见做硬件并不是为了单纯的通过售卖硬件产品而获取利润,公司在创立之初秉承的原则就是结合硬件以及软件双方的优势,实现软件与硬件的有效协同以及联动,打造一体化的软硬件产品服务能力,进而增强用户体验,提升企业竞争壁垒”。
大型场景扫描与重建,合作构建数据壁垒
目前,悉见在文化旅游、警用安防、工业物流、商业营销、娱乐活动等领域均推出来自己的行业解决方案。并且已经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中国科技馆、圆明园、万达集团、小米、华为、爱立信等多行业的100余家客户达成了合作。
能够获得这么多行业标杆客户的信任并且达成合作,这主要得益于悉见科技所具有软硬件一体化的技术服务能力以及高效的大型场景扫描与重建能力。
其实国内在2015年前后出现了成千上万家做VR/AR的企业,但是后来90%的都企业都消失了,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部分团队并不具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能力,因为VR产品做出来是需要有大量的算法以及软件层面的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企业虽然做出了硬件产品,但却不具备相应的算法能力,导致最终硬件无法解决实际场景中的问题,无法很好的产生闭环,于是最终只能被动灭亡。
其次,一些企业的技术以及产品性能都非常好,但是由于不能实现商业化落地, 没有深入到实际环境当中解决问题,于是不能实现盈利,最终也只能被淘汰。
而悉见在推出硬件产品的同时,一方面注重于通过软硬件协同的方式来提升整体的产品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公司更加注重于通过深入特定的行业深处,结合具体的行业需求开展技术研发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并且注重通过从实际的场景当中寻求反馈并且迭代升级产品,这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产品的行业竞争力。
此外,目前虽然基于苹果ARkit而开发的一些产品也具备场景扫描以及重建的能力,也能够实现基于位置的实时重定位功能。但是这一技术对于商场、园区、工场等大型场景而言却极为不利,容易产生强烈的偏移现象,而且后续的调试等环节也很难做到优化改善。
基于悉见大脑的支撑,悉见不仅通过双目摄像头、深度传感器等做硬传递的技术用来做数据采集,同时还结合IMU等追踪和定位的技术,充分发挥自身一体化的软硬件结合优势,构建了一套自己的物理空间实时重定位系统。由于具备一体化的技术支撑,悉见在针对大型场景的扫描以及重建方面都拥有着比同行业对手更加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公司区别与其它同行业对手的核心优势。
2018年8月份宣布获得1.2亿元A轮融资,同时发布悉见大脑,迄今为止的7个多月时间里,悉见大脑在数据采集、三维重建上均已与一些大型厂商建立起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大型厂商可以通过悉见的设备实现类似于商场、园区、工场、博物馆、展区等大型场景下的数据采集,然后通过获取悉见大脑授权的方式合作使用数据。
数据是悉见最重视的一个环节,公司致力于通过渠道合作的方式实现数据共建共享。刘洋表示:“在2036年之前,AI发展都将属于弱人工智能时代,在这一阶段将会出现许多BAT级别的巨型机构。AI的核心是数据,但是迄今为止这些有可能出现的巨头公司所需要的数据在任何一个已有的初创企业之间都没有形成,行业爆发仍在酝酿当中。在这一过程中公司要做的就是防止不被忽然杀进来的巨头碾压,同时形成自己在数据壁垒,悉见通过三维场景重获取数据的能力在国内是领先的,有望成为新兴巨头之一。”
目前悉见的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在工业(分拣、巡检)、警用安防、旅游都已经取得了非常良好的落地效果,旅游业务更是单独成立了子公司全力运营。公司在盈利模式上主要通过整合解决方案、硬件、软件、license授权等产品以及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报价梯度,进一步促成合作。
5G赋能AR,物理世界是虚幻且真实的
伴随着5G商用步伐的推展开来,VR/AR等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关于5G将如何赋能AR产业,刘洋表示:“其实大众对于AR的理解仍然是初级的,目前大家对于AR的理解更多的只停留在近距离的桌面游戏互动层面。但AR需要解决的其实是通过三维重建、语义识别等技术把真实世界镜像出一个虚拟的世界,并最终投射出来,形成一个虚拟与真实相互融合的世界,而且支持实时交互。这一转变过程中,不仅需要运用计算设备去实时加载以及运算云端的各类数据,还需要将结果迅速的下行,与用户形成新的交互。这一过程中对于数据传输以及处理的效率要求都会提升数倍,而5G对于推动这一转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到公司的发展愿景是怎样的?下一步发展重心在哪儿?刘洋表示:“悉见希望在数据层面成为三维时代的美团,成为行业巨头。从产品技术上,希望能在几个重要的行业领域内推出自己的SAAS平台。此外还会考虑与一些大型IP厂商合作开发几款现象级的消费级运用。”
目前悉见正在开展下一轮融资,预计将会在6月份完成这新一轮融资。公司接下来将会发布一款叫做悉大师的新品,据说该产品主要用于协助B端市场用户进行模板化的AR产品订制以及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