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间距LED显示产业成长速度加快 技术创新和长尾成企业竞争焦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2014年销售额不足10亿元,到2018年销售额近70亿元、销售面积10万平米,小间距LED显示产业的成长速度有目共睹。2019年,这一数据更渴望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工程显示市场“一块大蛋糕”。
室内应用多样化,驱动市场高增长
虽然自2017年以来,小间距LED市场的增幅逐年下降,并从早期的“翻番”式爆发,逐步转入“50%”左右的稳定增长期,但是,小间距LED显示行业的年度增长依然处于历史高峰,并有“缓慢”提升的态势。尤其是高端应用的逐渐突破,带来了产品均价的提升。
2018年,COB技术的小间距LED产品继续保持“翻番”增幅。虽然在行业参与企业增多,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背景下,COB技术小间距LED均价下降达到2-3成左右,但是依靠COB产品本就高达传统产品2倍以上的价格优势,该类产品依然是小间距LED产业销售额增长和均价提升的关键力量。
同时,2018年,小间距LED产品在“指挥调度”市场实现“超常规成长”。特别是1.0-1.2级别产品的大规模应用,带来了一轮“高端、高价”红利,显著促进了市场整体规模,尤其是销售额规模的增加——业内专家表示,高端指挥调度中心大屏应用的增量市场,已经7成以上属于小间距LED产品。
另一方面,P1.5级别以上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在2018年继续保持“普及势头”。虽然和2016-2017年比,价格下降幅度有所减少(受到周边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影响,部分产品和品牌甚至进行了1-2轮主动提价),却依然体现出“成本-规模”正反馈的市场增长模型。这类产品在会议室、商用广告机、安防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突破。且,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未来小间距LED成本能够进一步下降,则渴望在商用广告和安防市场有“爆发性”增长的机会。
整体上,小间距LED显示行业的成长,不仅具有“成熟阶段的速度放缓”特征,也表现出“技术和创新支撑,成本变化下的‘应用范畴’扩张性”。且后者对于行业规模和增幅起决定性作用。行业预测,未来三年小间距LED产业依然能维持3-5成的销售额增幅——这将让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乃至突破百亿元大关。
新技术突破带来“新”气象
成本变化和技术创新是小间距LED产品市场扩张的“核心支柱”。这两点在2019年依然“大有看头”。
例如开年伊始,洲明就推出了“第一款量产型”P0.9 mini-led小间距LED显示产品。这意味着mini-led技术,正在从2018年的雷曼、联建试水阶段,发展到2019年的快速落地和量产阶段。作为一种新技术产品,mini-led的创新意义不容小窥:
第一, 此前虽然业界推出不少“超低间距LED”显示产品,例如P0.8等,但是这些产品实际没有能广泛应用——因为成本和成品率问题,造成传统LED技术工艺难以真正实现1.0间距以下的市场突破。这显然对于小间距LED不断抢占高端市场份额“非常不利”。而,mini-led技术则能通过集成式封装、四合一的技术体系,实现在超低间距市场的应用,且具有视觉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可修复性更佳、成品率大幅提升的优势。
第二, mini-led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系统的改变了传统小间距LED市场的“技术格局”。即,表贴产品主导价格优势、COB产品主导高端性能优势——互不妨碍的技术格局被打破了。mini-led从体验性上能与COB技术直接结合,或者用目前的四合一技术制造,进而挑战传统COB产品的高端市场。mini-led技术从原理角度看,主要是采用了尺寸小于100微米的LED晶体,这种技术同样适合传统间距指标,例如P1.5-P2.0的产品,且在规模应用条件下,能够提升这些产品的制造经济性,从而改变传统表贴工艺小间距LED产品的成本、体验和竞争力。
第三, mini-led技术无论是用于突破更高端的应用市场,还是用于改善传统间距产品的体验与成本竞争力,都意味着这是一个“行业份额调整”的窗口技术。这必然会形成新一轮“技术追赶”和“市场洗牌”之争。更为激烈的竞争,会推动企业进一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从而有利的促进行业规模的成长。
除了以mini-led为中心的技术创新外,小间距LED行业的成本变化依然“非常”显著。一方面是,即便传统灯珠,也在日益倾向于采用更小尺寸的LED晶体和封装结构,以至于1010灯珠早已成为流行的规格。这种变化,有助于从上游“晶圆”层面,产生更多的成本友好性转化。
另一方面,LED上游产业也面临一定的“市场拓展压力”。例如,手机屏幕转向OLED和折叠技术,不再需要LED背光源,以及OLED电视规模的持续扩大,减少了LED产品的“产能消化出口”。这一背景下,行业必然对照明和LED屏显示市场的依赖度加强,也更有意愿在后两者上加大技术创新和成本支持。
所以,从宏观产业链看,LED显示屏行业依然处于“缓慢但可预期的成本下降通道之中”。同时,LED显示行业,特别是小间距LED行业的超额利润、赚钱效应、增长潜力,吸引的参与力量增加,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造成了“小间距LED产业内部”的竞争性成本变化。假如周边材料成本,比如PCB板材、电容电阻、胶水、IC等价格稳定,2019年将是一个“成本友好”的年头。
在创新加码、成本下降依然可期的大趋势下,2019年小间距LED产业的增长必然“信心”十足。而且,行业企业对2019年的宏观市场环境也“更为乐观”。
宏观经济周期有利小间距LED市场成长
2018年可以说是小间距LED产业诞生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最“飘摇”的一年。例如,这一年有中美贸易战的黑天鹅事件:从2018年3月初,美国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后,又紧跟着对包括利亚德、元亨光电、洲明科技、奥拓电子等中国11家中国LED屏企展开“337调查。这类贸易磨擦显著影响了行业企业海外市场开拓的步伐。
同时,2018年国内宏观经济战略依然处于“去杠杆”通道。一定的经济紧缩和供给侧改革造成的上游诸多材料成本的涨价,导致小间距LED企业面临“夹板”市场格局。一方面,宏观经济的增长放缓,导致需求市场扩张减缓;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成本压力增大,包括周边材料和人工成本的变化,渠道体系建设的投入和管理成本增长,都成为市场扩张的无形压力。
相比之下,2019年宏观经济趋势会更为可预期。比如中美贸易问题的磨擦虽然难以结束,但是会进入一个更可以预期和管控的框架,大概率双方会达成比较理想的贸易协议。再例如,国内经济政策渴望更为积极:去杠杆,变成稳杠杆;财政和货币政策更多的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周期;基建和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相应的对大屏产品的需求也会增长。
同时,从LED屏企业的成本环境看,上游供给侧改革接近尾声,市场企稳的概率更高一些。人力成本方面,虽然增长难以避免,但可以被更快的需求增长对冲。尤其是渠道建设这方面,会从2018年的大规模增长期,转入稳定阶段。而且企业在制造自动化等方面的努力成效也会显现出来。即LED产业链自身处于一个更可预期的“周期”阶段内。
“坏的因素在稳定或者减少,好的因素在增加”,这是行业企业对2019年市场发展比较乐观的原因之一。业内人士指出,包括5G建设的加速、智慧城市的进一步推开、消费和服务业的更为繁荣等等,都将是小间距LED的用武之地,行业在2019年保持较高增幅是可预期的事情。
技术创新和长尾化,小间距LED企业竞争的焦点
面对2019年的行业发展和变化,业内专家指出,小间距LED市场亦渴望进入“竞争2.0”时代。一方面,技术创新,特别是mini-led技术依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制高点;但是,另一方面,企业的“长尾”能力也在显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从市场规模角度看,小间距LED的年度增量水平和整体市场的存量水平日益扩大。这对企业的“服务下沉”提出了新挑战。更多的发展渠道和集成商体系,构建覆盖全国的“消费感知”网络是头部品牌的必然需求。
第二,从应用形态看,多样化和智能化是市场发展的关键方向。面对小间距LED室内应用在不同市场,例如广告机和指挥调度中心这种完全不一样的需求时,需要企业提供“差异化的配套、服务”和解决方案体系,并与目前高速发展的智能技术、AI科技,信息技术服务体系高度融合。
第三,从供给链条看,小间距LED越是向高端市场发展,从材料到工艺的产业链要求也就会越高;同时,厂商的业务规模越大,则越需要上游合作伙伴的稳定和可靠。而且,人力成本的增长,也要求企业提升制造、仓储、运输和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内部生产效率。
以上三个方面几乎构成了小间距LED企业在上游、下游和周边生态三个维度上的“长尾竞争”方向,并与核心技术创新一起成为行业企业“硬碰硬”过程中重要的“依靠”。2019年虽然市场宏观形势更为明朗,预期增长比较乐观,但是企业竞争也会更为激烈,需要小间距企业具有战略性和灵活性的前瞻布局、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