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该如何做好媒体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媒体,对于许多传统媒体而言是一个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于1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确实,2018年年底的时候,国内好多家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停刊,业界一片哀鸿。在许多人看来,这个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自媒体风头正劲的时代,传统媒体已是日薄西山,没有前途了。所以,许多传统媒体也纷纷转身去做新媒体,但一段时间过后,发现困难比想象得大,问题比预计得多,大部分转型做新媒体的传统媒体都处在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中。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这些传统媒体在做新媒体时,无论是人员储备、资金投入、思维意识,还是技术支撑、运营形式都没有做好准备,却企图来个新瓶装旧酒,搞形式主义,焉有不败之理。从实际情况看,国内许多主流媒体在传统经营道路上行驶多年,已经习惯了原来舒适的发展模式。在新技术、新载体形式出现,用户需求变化的情况下,传统媒体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20年前,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传统媒体也正处在发展高潮期,而且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力度不大。但当下,互联网发展进入下半场,移动互联网应用方兴未艾,特别是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包括媒体领域在内产生了许多新业务、新业态。而且,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急剧增长,这些新增长的用户中,青少年网民超过了总数的1/5。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未来移动互联网呈现社交化、娱乐化、视频化、板块化特征,新增用户多为银发一族和低龄用户。如何跳出传统思维,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用用户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内容,赢得用户,成为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困难。
如何解决这一困难,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方向:化挑战为机遇,就要懂得借势应势,做到因势而谋、顺势而为,通过推动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习总书记指出,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所以,传统主流媒体要以“守正创新”的心态来解决这一问题。守正就是坚持主流媒体的“宣传工作的主阵地、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凝魂聚力的主心骨”,创新就是要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深度融合。
但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情况,如何创新,需要各家根据各家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安排。《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模式是一种成功的探索,但对于新华社来讲,就不见得可行。对于许多中小型媒体来讲,在媒体融合发展上需要量体裁衣,找准自己的路才是关键。
笔者认为,中小型媒体转型新媒体,从“小”处入手很关键。因为对于中小型媒体来讲,无论是资金、人才、技术都是短板。《新京报》转型新媒体就很聪明,自己不设技术团队,而是将其外包给了今日头条,借助今日头条的技术团队来开发自己的技术支撑平台。不久前,笔者遇到了北京市团委网络中心的副主任,他带领一个团队做“青春北京”公众号。在一般人眼里,党政团系统的媒体都是严肃的、一本正经的,发的都是政策、时事大事类的东西,关注的人不多,特别是年轻人更不会关注。但恰恰相反,“青春北京”很受年轻人关注,多篇文章超过10万+。后来和这位副主任聊如何做新媒体,他告诉笔者,“青春北京”受年轻人关注,一个主要因素在于他们在选题视角上的与众不同。作为北京团市委旗下的新媒体,“青春北京”关注年轻人关注的话题,不故弄玄虚,不空喊口号,用接地气的语言和方式,做有思想、有品质的内容,做到有温度。他们关注一些社会大事,但更关注许多年轻人关注“小事”,从小事入手,做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