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云计算应用正从互联网行业向金融等传统行业加速渗透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7年全国54.7%的企业已经应用云计算,企业上云增速持续扩大,涉及领域从互联网向金融、工业等行业渗透。毋庸置疑,“企业上云”已经入规模化部署阶段。在如火如荼的推进形势下,不乏有企业反复理性思考“为何一定要上云”“上云能否带来实际成效”。
说到底,企业上云应以实际成效为目标,各地在推广相关工作时也应注重引导企业利用云计算实现降本增效。要避免“企业上云”沦为空喊口号,建立成效评价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聚焦企业上云的专项政策纷纷出台 上云工作有序推进
2018年8月,工信部印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指南”),《实施指南》从实施上云路径、强化政策保障、完善支撑服务等层面提出了推动企业上云的工作要求和实施建议。同时,提出到2020年行业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显著提升,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云体验中心。《实施指南》的出台,为深化推进全国企业上云工作做出了统筹指导。
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出台了推进企业上云的政策措施,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已有20个省市出台了企业上云政策文件,明确了工作目标和重点。同时,各地也建立了多方协作的推进模式。一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贯培训活动,提高企业上云的普及度和积极性;二是通过建设上云体验中心和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供需双方对接和服务保障;三是各地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纷纷出台奖补办法,联合云平台服务商通过财政补贴、优惠折扣等方式鼓励企业上云。
在企业上云政策的指导下,各地有序开展企业上云相关工作。在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浙江全省新增上云企业18.8万家,湖南全省新增上云企业8.8万家;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江苏已上云企业数量超过19万家。企业上云在多方推进下,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企业上云行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
随着“企业上云”工作的有序推进,我国云计算应用正从互联网行业向金融、工业、能源、轨道交通等传统行业加速渗透,行业结构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
中国信通院《金融行业云计算技术调查报告》显示,41.8%的金融机构已经应用云计算技术,同时46.8%的金融机构有使用云计算技术的计划。金融机构在业务需求、安全需求、政策符合性考虑等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在利用云计算技术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有效增强业务竞争能力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对于工业领域来说,为了响应企业上云相关政策,多省市积极开展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北京、天津、河北等16个省市开展首批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自2014年起,各地政府主导的,涵盖云设计、云智造、云供应链、云协同等多个模块的工业云平台相继建立起来,帮助工业企业解决研发效率低、产品设计周期长等多方面问题。
就能源领域而言,根据《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7)》报告显示,能源领域细分行业中,电力企业上云水平高于石油、石化等企业,上云率达到53.7%。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深入推进,电力行业进入了云计算全面建设3.0阶段,绿色电力、智能电网、电力大数据系统的建设成为本阶段电力行业建设的主要课题。
轨道交通服务具有对象广泛、领域分散、信息量巨大和处理复杂多变等行业特点,传统信息化系统难以提供一种灵活、快速、易扩展的服务方式。而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化、弹性可扩展等特点,是解决轨道交通行业传统信息化问题的一柄利器。但是现阶段,轨道交通行业的核心生产系统上云难度仍然较大,上云率仅8.3%,信号系统、UPS系统、传输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均不具备上云条件。
中小企业上云需求旺盛 大型企业逐步深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引擎。中小企业存在“小、散、乱”的特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云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转型突破的一大风口,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利用云计算灵活、敏捷、快速及时的特性,帮助其规避风险,使主营业务稳定增长。而云计算或将解决中小企业在传统IT模式下遇到的时间、成本、安全以及技术支持等风险问题。就上云方式而言,中小企业考虑资金和技术实力现状,更倾向于公有云模式,未来中小企业将在使用公有云方面激发出更多需求。
在我国,大型企业上云起步较早。大型企业业务覆盖全国多个节点乃至全球,具有海量用户和数据,对业务实时性和数据安全性要求比较高,通过云计算可以很好地应对业务突发问题。考虑数据安全性需求,大型企业通常倾向采用建设私有云的模式实现上云。随着业务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单纯的公有云或私有云已很难满足现有业务的需求,因此,一方面企业开始使用混合云架构,在部署互联网化应用并提供最佳性能的同时,还可以保障私有云本地数据中心所具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企业采用混合云的比例为12.1%,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大型企业使用混合云的应用比例将大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云计算和行业的结合愈发紧密,以行业属性为依托的行业云越来越受到大型企业的关注。
上云成效评价体系是全面推进“企业上云”的重要保障
《实施指南》中指出,要制定出台企业上云的效果评价标准,逐步构建企业上云的效果评价体系。上云成效评价体系在企业上云进程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全面推进企业上云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撰写《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评估方法》,适用于使用包括公有云、私有云或混合云等各类上云企业,主要从企业用运量、上云程度、上云效益、上云典型性与可推广性四个维度考察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衡量上云企业的用云规模和程度、计算上云企业的成本节约和效益提升、研究上云企业的典型性与可推广性,将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等级。希望能够为企业上云后更好地实现降本、增效、提质提供参考。
依据《企业上云效果成熟度评估方法》,中国信通院将开展“十佳上云”评选活动,主要分为地方“十佳上云”和行业“十佳上云”两个系列。地方“十佳上云”系列活动,主要在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指导下,由中国信通院联合地方科研检测机构展开。获评企业推荐给当地信息化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标杆企业评选重要参考。行业“十佳上云”系列活动,由中国信通院主要组织推动,按照金融、交通、能源、工业、信息服务业等行业领域,征集并评选各行业领域“十佳上云”优秀案例,希望能够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引导企业深度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