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续航能力……无人机送货还有好多挑战待解决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很多大公司普遍认为无人机快递市场具有前景,他们也早早在该领域进行了布局,比如起步最早的亚马逊,以及后来的谷歌、快递公司DHL。而国内物流巨头们,除了顺丰之外,京东、菜鸟还有美团也都纷纷发力布局抢占市场高地,这一领域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据金融之家早前报道,2015年3月,顺丰与无人机研发公司极飞合作,在珠三角地区发力,以每天500架次的飞行密度,力推在山区、偏远乡村等农村市场的无人机速递业务。但由于中国对无人机监管措施不明确,有些无人机测试被认为是“黑飞”。
2016年12月,电商巨头亚马逊在英国剑桥郡首次进行无人机试验。而亚马逊实为无人机送货热潮的最先发起者。2013年12月,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索斯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节目中承诺将用无人机投递包裹,当时这一消息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五年过去了,尽管无人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贝索斯却把宝押在了更接地气的司机身上。且由贝索斯发起的名为Amazon Prime Air的无人机项目,受制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限制,迟迟没有进行测试。
那么,无人机送货,说到离做到还有多远?实际上,在大规模无人送货推广之前,还存在很多困难。
首先物流无人机电池研发投入成本高,商用无人机的续航极限是45分钟20公里,带上货物的话,飞10公里来回之后,就需要重新换电池或者充电,在复杂的飞行环境条件下,续航能力和能否做到零事故将考验无人机的综合能力。谷歌的Project Wing固定翼续航要长很多,但它没法快速降落和起飞,只能在开阔地带送东西,但居民们因Wing提供的无人机送货服务而倍感困扰。
据悉尼晨锋报报道,澳大利亚Bonython地区的居民们纷纷抱怨无人机在送货过程中发出的噪声不仅干扰人们休息,还吓坏了附近的鸟类等生物,此外居民们担心无人机上配备的记录运输路线的摄像头,可能会泄露他们的家庭住址信息。
此外,即使是军用技术也无法实现在城市里进行精准定位。且在无人机送货过程中还要注意躲避其他无人机,就算所有的商用无人机都有互相通信的功能,能保证整体协作不相撞,但无法顾及一般的消费级无人机,仍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其次,无人机送货很可能危害公共安全。英国《每日邮报》援引专家观点, 量产无人机都是在流水线上3D打印制造的,程序上很容易被重新配置和修改,还可能遭受黑客入侵的风险。且作为物流无人机,那么其荷载理论上什么货物都可以运输,包括燃烧装置、爆炸装置等。如果这些危险品出现在公共密集区域,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在无人机送货实现大规模应用前,还需经历国家层面的长期监管。此前,美国在法律上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无人机飞行,包括进行试验性飞行都需要向政府提出申请,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才会破例允许其进行。据环球无人机报道,国内无人机应用范围控制在500米以内,飞行高度一旦超过1000米即有可能危及飞机航线安全。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意味着需要申请大量航线,然而在目前情况下并不现实。
无人机市场的繁荣已经促使国内相关部门加速制定相关标准。澎湃新闻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为解决无人机立法问题,2017年由国家空管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定《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推动无人机行业的飞行标准及合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