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半导体产业城市“华山论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8年已经走到了末尾,在这一年中,电子产业圈有各种高频词汇出现,例如5G,人工智能等等,但是绝对不能让人忽略的就是半导体,“芯痛”成了这一年对半导体产业的总结。
半导体产业是个高投入、周期长、回报慢的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中国来说,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缩小差距俨然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最为关注的议题。现在与非网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下现在中国哪些城市在半导体领域有突出表现。
深圳
第一个城市是深圳,深圳在中国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国内重要的芯片应用及设计产业基地就在这里,设计产业规模占全国的30%,还有许多著名的科技产业也在这里,在全国十大芯片设计企业中,有四家都在深圳。华为海思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始进行芯片研发的企业,虽然在初期研发的芯片在性能上不能与高通相比,但是随着华为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研发芯片上,终于在今年有了大的突破,目前已经可以和苹果,高通等世界一流的公司平起平坐。
海思芯片部门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系统设备。一个是手机终端。华为的实力也在不断地增强,所以华为手机中绝大部分用的都是自家设计的芯片。在国内,中兴是仅次于华为电信运营商,也是有很多自己的技术专利的。前段时间美国中兴封杀安受害者,这次的芯片封杀让中兴彻底醒悟过来了,虽然差点面临倒闭,但是也给中兴通讯一个自主研发核心芯片改过自新的机会,相信经历过芯片之痛的中兴会更加强大。
除此之外,ARM有着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芯片技术,也决定将在深圳设置总部,我们知道的三星、华为、高通的处理器都是基于ARM授权后设计出来的芯片。深圳市还建立了一些研究院,如今深圳已经有一个近乎完整的产业链。
上海
第二个城市是上海,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上海市涌现出中芯国际、华虹宏力、中微半导体和华大半导体等多家龙头企业。其中,中芯国际14nm制程已开始进入到客户导入阶段,明年上半年将实现量产;今年10月份,华虹集团六厂(华力二期)生产线的首批12英寸硅片进入工艺机台,开始28纳米芯片产品制造;中微半导体的介质刻蚀设备已打入台积电的7nm、10nm量产线;华大半导体去年以52.1亿元销售额位居国内第四大IC设计企业。
武汉
说到芯片,怎么能少了武汉。2018年,武汉芯片设计领域销售额突破51亿元,相较去年增速达54.67%,排在香港、杭州后、发展增速位列全国第三,而从规模来看,2018年也首次排进了前十。
2017年,长江储存研发出了一颗芯片,更高端的还在研发当中,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芯片在不断的进步。目前国际三大存储有三星电子,海力士,美光几乎占据整个市场。而在智能手机产业中,几乎所有的NAND闪存都依赖进口。武汉的长江存储是国家存储基地,未来可能在这里建设微电子学院,长江芯片研究院等。
2018年4月,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投入使用的华为武汉研发基地内,将大力增加华为海思芯片的研发队伍,而“华为海思”为2018中国十大芯片设计企业之首;5月,全球第四大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联发科技,研发中心二期项目落户光谷;8月,全球半导体设计软件龙头新思科技,在武汉未来科技城投建的武汉全球研发中心封顶,武汉研发团队预计将扩大至500多人。西安
西安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力度也是极大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投资促进一局副局长马宁表示,“到2025年,西安高新区要围绕‘五大引领’,实施八个百亿级强基工程,打造八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两个万亿级目标。”半导体产业是八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中的一个。
三星电子在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2012年,西安高新区已成功引进三星电子存储芯片一期项目,总投资达100亿美元,占地面积共34.5万平方米。而在今年3月末,三星半导体存储芯片二期项目在西安市正式动工,二期项目投资额70亿美元,主要将量产V-NAND,计划2019年产线竣工。
不只是三星,近年来美光、华为、中兴以及阿里、京东等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加大在西安投资。仅2017年,包括三星二期在内的,吉利、华润、华侨城、阿里巴巴、腾讯、亚马逊等36家知名企业相继落户西安,签约引进项目847个,投资规模达2.35万亿元,达到历年最高。西安这片投资沃土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正在逐步显现。
目前,西安已形成从原材料和设备的研发生产,到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不仅如此,这对于陕西省半导体产业的上下游集聚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南京
2016年,南京市政府经发委相关负责人提出,到2020年,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达500亿元,年均增幅60%以上。同年,江北新区被正式列为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地。
2016年7月,全球最大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的工厂落户新区,为南京致力打造“芯片之城”奠定了基础,也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美元,2018年正式投产后,年销售有望达20亿美元以上。
2017年2月,总投资300亿元美元的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和总投资300亿元人民币的紫光IC国际城项目正式宣布开工。紫光南京半导体产业基地项目由紫光集团投资建设,主要产品为3D-NAND FLASH、DRAM存储芯片等,占地面积约1500亩。
2018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暨IC中国峰会选择在南京召开,足见各方面对南京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认可。
无锡
无锡作为国家南方微电子工业基地,享有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黄埔军校”的盛誉。无锡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实力强于同省排名靠前的苏州,在行业内的曝光率也高于苏州。“十三五”期间无锡针对集成电路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2017年初无锡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着力强化政策引导,致力于打造“东方硅谷”。
2017年,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达到892亿元,同比增长11%。目前无锡已有各类集成电路企业200余家,产业涉及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配套设备与材料等多个领域,不仅已形成IC 产业集群、拥有近5万名从业人员,还集聚了一批半导体设备工程、特殊气体等方面的配套企业。
目前,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共有200多家、从业人员近5万名。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无锡集成电路三业总量占全国总量的12.39%,占全省总量的50.83%。其中设计业占全国总量的4.8%,全省总量的51.1%;晶圆制造占全国总量的14.46%,全省总量的85.14%;封测业占全国总量的19.14%,占全省总量的41.19%。
苏州
苏州市同样属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之一,曾引进过英飞凌、飞兆半导体、AMD、瑞萨等一系列国际大厂,2002年至2008年期间苏州集成电路几乎每年以超过30%的增速发展,基本形成以“IC设计—晶圆制造—IC封装测试”为核心,设备、材料及服务产业为支撑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不过,在经历了发展黄金期后,近年来苏州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及无锡、南京等城市,但总体而言仍属国内集成电路重要城市之一,2016年苏州位列全国集成电路产值前十大城市之一。
芯片被称之为“工业粮食”,“中兴事件”揭露出芯片短缺的可怕,我国自主研发替代芯片已经刻不容缓。近年来,中国半导体产业通过大规模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产业的重点建设,也许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出现世界一流半导体设备企业,但边际上的成长和进步正在不断出现,应用场景的拓展,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将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