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商业应用如何才能快速发展和落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2月18日,OK集团自主研发OK公链(OKChain)正式亮相,来自政府以及全球区块链行业学者、机构、顶级技术人才、领军企业负责人等行业精英共同见证这一时刻。发布会上OK区块链工程院就OK公链(OKChain)的设计理念、工作规划、路线计划以及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实体经济等备受业界关注的问题,做了精彩的论述与探讨。
保证安全去中心,提升公链扩展
众所周知,公链技术是区块链行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在底层公链扎实、稳健、高效运转的基础上,区块链的商业应用才能发展和落地。而对于“可扩展性”的突破,则是目前业界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最为根本原因是区块链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元悖论”理论。
OK区块链工程院资深研发工程师吴承辉解释道,所谓的“三元悖论”是指:任何一条公链不可能在同一时刻提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这三方面的性能。以如比特币和以太坊,为了保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特征,需要进行全网节点共同验证,因此也就失去了可扩展性。
OK公链如何实现这一设计目标?SHINE JIANG和吴承辉分别从状态分片、片内共识、分片伸缩等3个层面,系统阐述了OK公链(OKChain)的分片技术选型,论证OK公链(OKChain)如何在“三元悖论”的理论下,实现突破性进展。
创新性状态分片机制
据吴承辉介绍,在矿工网络结构中OK公链(OKChain)创造性的将P2P网络分为若干个共识组,每个共识组中内设置一个Leader节点,并运行着一定的共识机制。同时这些若干的共识组又被进一步分成“委员会”和“交易分片”两大类。
在此基础上,OK公链(OKChain)通过定义epoch的轮替机制,实现了委员会和分片竞选,极大程度上防止了女巫攻击,实现安全性的第一步保证,同时通过引用PoW进行随机值计算,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
“网络分片只是第一步,只有实现交易分片,才能使各个分片并行处理,减少冗余计算和增加整个系统的吞吐性。”吴承辉说到,在交易分片里往往会涉及到“发送方”和“接收方”两端,OK公链(OKChain)通过对发送方地址进行分片,增强了“双花攻击”的难度。
为了减少通信的复杂度,OK公链(OKChain)在设计过程中首次提出了“支票区块”的概念,通过对支票区块的打包处理,有效实现了片内交易增多,跨片交易减少。同时在存储结构上,OK公链(OKChain)还实现了双链结构,即在一个分片内存储交易区块链和状态区块链两条链,极大的优化了出块的流程。
多签改进版PBFT 实现快速共识
“在分片技术中,每个分片中的节点数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很方便的引入其他共识算法。”吴承辉在介绍中表示,PBFT共识算法能够在抵御三分之一的拜占庭节点的同时保证安全运行,因此OK公链在引入PBFT共识算法的基础上,通过Leader节点轮替的机制,实现了对PBFT的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此外,OK公链使用了BLS的签名方式,可以将多笔交易聚合成一个签名。“这样一来,消息通信的复杂度和存储签名的大小均实现了降低,而且不需要进一步通信,就能生成一个多重签名,极大减少通信的次数。”吴承辉说道。
在谈到分片伸缩的概念时,吴承辉表示OK公链实现了两大难点的突破——新增分片和冻结分片。新增分片时,各分片往往会出现负载过重的情况,并且网络中需要有足够多的矿工维护新分片。而OK公链(OKChain)可以通过线上委员会监控和线下社区投票,并由委员会修改参数,实现分片的新增。
而一般情况下,在冻结分片时分片中的账本很有可能出现失效,矿工节点数减少,将无法满足安全性的要求。OK公链可以通过委员会和社区投票达成共识后,将该分片迁移至其它分片。同时分片冻结之后,可以由委员会保存当前账本,之后可基于该账本新建分片,这样以来就极大的保证了全局账本的一致性。
OK区块链工程院技术负责人SHINE JIANG称,自今年2月OK公链立项以来,OK区块链工程院经过了长期的准备、调研和技术模型的深入研究,并于11月份,OK公链正式对外发布了白皮书。
“OK公链网络分片测试已正常运行2周,实测TPS峰值达到1000,交易区块高达50万。目前状态分片的开已步入原型代码阶段,完成了可行性理论验证和架构设计。”SHINE JIANG说道,2019年OK公链将逐步实现网络分片、交易分片发布及TestNet上线,同时实现状态分片的发布和TestNet上线,最终将于2020年前半年,实现智能合约以及主网上线。
在SHINE JIANG看来,公链技术是区块链技术的“操作系统”,为各种应用开发提供基础技术支撑,也是未来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的核心所在。在公链竞争的加剧的今天,OK公链基于OK集团深厚的技术、人才、产业布局等优势,势必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将赋能实体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