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主要开发出了以下几类农业机器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说起现代农业,如果印象里还只是美国机械化的大农场,或者日韩等国精细化管理的小块农田,或者以色列的智能化植物工厂,那真是out了,其实就连笔者这样专职搞农业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如今在农业领域掀起的新风潮,那就是人工智能,具体来说,就是在当今的农田或温室里,除了人和机械设备,已经开始出现了许多农业机器人的身影。
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与社会各行各业的结合进入到实质化应用阶段,比如在农业领域,智慧农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所谓“智慧农业”,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农业机器人正是凭借智慧农业的发展,运用GPS导航技术、传感技术和最新的机器人技术实现农业的精准定位、识别,并代替人类完成农业播种、施肥、灌溉、采摘、运输等人工劳动,进一步提高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人类自诞生以来,先后经历了原始采集农业、传统农业、化学农业、机械农业、工厂农业、智慧农业等发展阶段。农业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正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才养活了世界上越来越庞大的人口。但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全球农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力短缺,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50年,需要增加50%的粮食来维持日前增长的全球人口,平均每个农业劳力要能够生产出供应500人的粮食。全球农业人工作业成本不断攀升,为农业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通过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工作效率,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可以减少农药使用对土壤、水源等自然环境的破坏。
目前,世界上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主要开发出了以下几类农业机器人。
1.除草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出自瑞士EcoRobotix公司,其主打产品为田间除草机器人,通过机器识别技术,可以准确识别出杂草,通过机械手臂对杂草进行除草剂喷洒,使除草剂使用量比传统方式减少了20倍。该机器人完全实现了自动化运行,而无需任何操作人员。由于以太阳能为动力,每天工作时长可达12小时。同时,该机器人只有130公斤重,远远轻于传统的农业机械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机械对土壤的破坏。
2.施肥机器人
美国明尼苏迭州一家农业机械公司研制出了一款独特的施肥机器人,它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土壤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施肥策略。采取这种精确施肥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施肥量,既节约了农业成本,又减少了化肥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
3.打药机器人
爱尔兰农药喷洒技术公司MagGrow研发的这款农作物打药机器人,致力于解决农药喷洒过程中的药物漂移的问题。使用永久性稀土磁体产生电磁荷,对农药液滴进行磁化处理,使之更容易附着在作物上,可以达到85-95%的粘附率,减少65-75%的农药使用,并可以使作物产量提高20-40%。
4.授粉机器人
这款由美国公司研发的蜜蜂机器人,能够取代蜜蜂完成植物的授粉工作。另外,由于这种机器人续航能力强、体积小,可以应用到灾后的调查、搜救等工作当中。
5.放牧机器人
澳大利亚一家公司发明出了一种放牧机器人,其能在农场上代替传统的放牧劳力,它使用2D和3D感应器,且内置了全球定位系统,能自动检测牛群的运动速度并驱赶它们移动。
6.采摘机器人
最后推荐这款由中国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黄瓜采摘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利用多传感器融合功能,对采摘对象进行信息获取、成熟度判别,并确定采摘对象的空间位置,能够实现在非结构环境下的自主导航运动、区域视野快速搜索、局部视野内果实成熟度特征识别、及果实空间定位、末端执行器控制与操作,最终实现黄瓜果实的采摘收获。
以上六类机器人只是农业机器人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成员,农业机器人相比人工最大的优势是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而且基本上不会出现操作失误。缺点是目前首次购买成本还比较高,且需要定期保养维护。
长远来看,尽管农业机器人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但并不是农业发展的终极形式。因为无论从传统农业还是到现在的智能农业,都是在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充分具备的条件下,利用农作物自身生长特点来为人类生产食物的过程。在工厂化农业阶段,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农作物所需水分、光照、营养的生长条件,但本质上仍然离不开对作物本身特性的依赖。目前,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思路–生物农业正在悄然兴起,它是通过在实验室对生物组织的培养,实现人工制造食物的目的,这是一种完全革新性的农业发展形式。
通过非农业途径生产单细胞蛋白,是解决人类对蛋白质需求的办法之一。单细胞蛋白,俗称“人选肉”,是一种微生物食品。微生物大多是单细胞,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实体。用发酵法生产这种单细胞微生物就可以得到极为丰富的单细胞蛋白。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惊人,500公斤的活菌体,在合适的条件下,一昼夜可生产1250公斤的单细胞蛋白;而一头体重500公斤的牛,每天只能合成0.5公斤的蛋白质。“人选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可与牛奶、鸡蛋媲美。1吨微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抵得上2.1吨精肉或3吨鸡蛋或12吨牛奶。它既可以做食品,也可以做饲料。
藻类是微生物世界的佼佼者,它可以像高等植物一样以二氧化碳为养分在太阳下进行光合作用,但生长速度比高等植物大几十倍。一亩地大小的湖泊中收获的藻粉,折合成空气、水分和阳光制造粮食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2014年8月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汉堡‘’在英国首都伦敦问世。这个汉堡的‘’牛肉饼‘’是荷兰研究人员用牛的干细胞培育而成,造价高达32.5万美元。这是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马克·波斯特多年研究的成果。他带领研究人员从牛的肌肉组织中分离出干细胞,放入营养液中,促进细胞生长和繁衍。这些干细胞三周后数目超过100万个。研究人员把它们放入数个小型容器中,细胞合成大约一厘米长、几毫米厚的”肉丝“。研究人员收集”肉丝“,做成小”肉丸“冷冻起来,以便凑够一块”肉饼“的量。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生产食物再也不需要依赖土肥、水、空气、阳光以及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而是像生产玩具、衣服那样直接在工厂车间实现定制和批量生产,这样即使未来人类移民到星际空间或外星球,仍然可以通过工厂化的生产随时随地制造食物。等到技术进一步发展成熟,也许我们人人都可以为自己制造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