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发展不均衡依然存在着众多挑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今日召开的2018中国"互联网+"峰会上,"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表示,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发展不均衡,消费互联网发展较快;政务互联网效果尚不够显著;产业互联网方面,大多数企业因缺乏数字化转型技术与资金而难于起步。
针对我国"互联网+"面临的挑战,邬贺铨认为我国"互联网+"发展需要因企施策、完善创新环境。
"互联网+"发展不均衡 挑战依存
邬贺铨表示,"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国务院于2015年7月1日引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行动的目标是,到2018年,互联网与社会经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据邬贺铨介绍,现阶段,我国消费互联网发展较快,但只是面向消费者的电商走在世界前面,消费互联网中教育、医疗、养老、旅游、文化等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大力度推进。
在政务互联网方面,智慧城市启动较早,交通、安防、环保等着力较多,但效果尚不够显著。政务服务方面,以"放管服"为抓手,改善群众获得感,但政府数据开放进展不明显。
产业互联网方面,少数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企业已经启动,基于云平台和工业物联网,从大数据分析入手,对提升生产效率发挥了明显作用。其中有为数不多的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数字化转型动作较快,另外也有部分传统产业的企业与ICT企业合作也取得成效。大多数企业因缺乏数字化转型技术与资金而难于起步。
同时,ICT企业开始认识到互联网+传统产业是他们业务发展的增长点,加大与传统产业司合作的力度,但传统产业的业务门槛导致进入难且不易看到短期效益。
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吸引国外PaaS平台公司的进入,但"互联网"不是花钱就买得到,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而落地服务是国外公司的短板。
同时,邬贺铨指出了我国"互联网+"发展面临的几点挑战。我国消费互联网尽管面向十多亿网民,但消费互联网是共性的,而"互联网+"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不同行业甚至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都是个性的。
消费互联网终端品种简单,使用门槛低,易普及。"互联网+"传统产业涉及设备类型多,业务链条长、服务模型复杂。同时,"互联网+"传统产业对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对资本的需求也更大,对安全性要求高,对既了解信息技术又熟悉企业流程的人才有迫切需求。
消费互联网的应用基本上是从无到有,"互联网+"传统产业是对现有生产方式的改造,实现流程再造。与消费互联网赢家通吃的格局不同,互联网+传统产业需要有更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同时,"互联网+"传统产业对产业组织的变革有很高要求。
我国"互联网+"发展需要因企施策、完善创新环境针对以上我国"互联网+"的不足和挑战,邬贺铨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因企施策,二是完善创新环境。
邬贺铨表示,在中国企业中列入全球500强超过10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占20%,小微企业占7成,我国企业大小规模、装备与技术方面均相差悬殊。
我国很多大企业的生产装备甚至生产线全套进口,生产装备和技术与国外同行没有什么差距,但在标准、规范、工艺、检测、流程、供应链等方面差距很大,在研发、设计、工程、营销、售后服务等附加值高的环节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代表质量信誉的国际品牌。国外西门子、CE等自身已经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公司,而我国传统产业的大企业还缺乏这样的能力。
同时,大量的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经费,或者也没有胜任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可能只有头脑和电脑,企业没有能力靠自身力量进行数字化转型,政府的科技产业项目往往也只能极少数企业有机会得到,对大多数企业并不公平。
邬贺铨认为,"互联网+"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环境。他认为,单靠设备买软件实现不了"互联网+",需要一批解决方案服务商,需要第三方非盈利性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撑,政府考核他们提供终结服务的成效,政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偿该平台的运营支出。
邬贺铨建议,不仅要进入孵化器的企业提供物理设施和初创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有导师团队,提供投资经验和创业经验的专家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