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硬件十万个为什么,质链网,可靠性技术交流等
编辑排版:付斌
你有没有怀疑:电路调试不出来,“我可能买了假的芯片”?
21ic家作为技术传播为主的媒体,必须站出来为大家严正伸张正义!
本文集结了许多技术大佬的经验,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欢迎分享!
有人爆料了这么一件事:他们在一款小信号的采集板设计中,其前端的模拟信号处理电路上,采用了多片运算放大器AD8512ARMZ,批量阶段,在某贸易商处买了好几百片,当板子全部做好后,怎么调试都会工作不太正常,总有干扰的问题出现,因为本来是属于小信号电路,一开始一直在设计上找原因,问题始终解决不了,都要崩溃了。
后来脑筋一闪,找了一家可以做芯片拆解公司,把这批次芯片和之前正规渠道的样品同时decap后对比,看到报告后傻眼了:
2、正规渠道的芯片上有ADI的logo,有AD8512A的标志;
3、有问题的芯片晶圆上写有LM833A的样式和NSC的字母,有可能是NS的LM833A系列运放。
LM833,价格大概只AD8512的十分之一左右,假芯片在外形尺寸、丝印方面几乎一模一样——如果仔细对比后,会发现正面左下角的那个小圆点一个是光刻的一个是丝印的,但也不能肯定是否因为不同批次的原因。
下图是decap第三方在微镜下拍的假芯片的照片正面和反面,因为都是焊接过后拆下来的:
AD8512是款低噪声、低输入偏置电流、宽带宽、精密JFET双通道运算放大器。LM833是主要应用在音频方面的运算放大器,其主要特点:高slew rate,低失真度、大的输出电压摆幅;但是在offset current、bias current等方面,比AD8512有很大差距。
其实它就只是个演员,徒有一个芯片的外表!21ic家
也被这种操作惊到了!
X-Ray 真伪鉴别----空包弹(图中可见,未有晶粒)
很多人认为芯片从老美那里造出来,要买肯定是找厂家直接买,为什么要找国内的经销商?这点是没错的,新品芯片出来,像大客户(nvidia/moto/apple等)都是直接从厂家下单,大批量拿货,ic厂也会根据订单数量来安排生产。但是很多小厂家用货就很难从厂商直接拿货。而往往是你要的片子厂家已经停产,这时你就必须找这些经销商来买。
华强北很多公司都是做这个。有实力很大的经销商他们会吃掉ic厂没消化掉的库存,囤货来卖。那些老板很多都只有高中文化,根本就不懂这个东西能做什么。但是你随便拿一个芯片给他看,他都能说出这时哪个厂家的货,产地哪里,批号多少,现在市场价多少,很牛,华强北现在已经成为亚洲ic的最大的一个集散地。21ic家也被惊呆了,真的是在其位谋其职,销售人员都太牛了!
有此就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造假!华强北的造假已经达到登峰造极地步,造假程度比较浅的是翻新,就是把旧片子(一般是拆机片)翻新。
反正搞出来的不是卖这个的你真看不出来,一对旧的不成样的片子,管脚都歪了都能给你翻得跟新的一样,而且打成管带(tube),贴上标签……
还有一种造假登峰造极,个人怀疑有封装厂直接参与其中,这就不只是打磨掉logo那么简单了,会直接把不同大小的die搞成另一个封装。
最后一种造假,做到极点似乎就接近洗白了。举个例子,有的时候去华强北买款MCU,对方会问你要原厂还是要台版的,台版就存在两种情况,一种就是直接仿冒产品,另一种就有可能是中国台湾产的,但是也经过了原厂的检测和授权,但可能会在某些指标上还差一点,这类也就不能算假货了。
-
原厂商尾料或散料:原包装已经拆开或者已经没有原包装,但因存储时间或处理过程等原因,产品功能和良率可能会较低;
-
原厂报废品或不良品:主要是原厂未通过出厂检测的产品,如可靠性测试后报废品,封装质量不良,测试不良品等;
-
-
左图:芯片开封前,IC丝印是:K9K1208U0A-YIB0 , 64M;
右图:芯片开封后,发现芯片是K9F5608U0A , 32M。
-
商标及包装冒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料冒用正规大厂的商标及包装。
-
翻新假货:将回收的电子垃圾重新加工,如磨面、拉脚、 镀脚、接脚、磨字、打字等,变成新料。(对芯片外观进行处理使芯片看起来更漂亮,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有的甚至包括了真空袋、制作标签、泡沫、纸盒等工序)
-
通过对比发现,上图中Aeroflex IC 其实是IDT的芯片。
02
简单识别假芯片的方法
如果你所找的是一家代理商的话,那么出假货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了,但是有时也会碰到假冒代理商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在官方网站或打电话进行确认,看该厂家是否在该地区有代理商。如果不是在代理商,而是在一些其他地方的,如果是公司但办公场地简陋,应提高警惕;如果注册时间不到1年,提高警惕;如果连专门的网站或者是企业邮箱都没有,也要提高警惕;然后再提问:看他们是否对产品本身了解?例如厂牌、封装、级别、种类、特性等等,能否开具增值税**等等。通过这些应该有个初步判断了。
如果你是淘宝或者电子市场,最好就是找稳定的供应商,不要贪一点点的便宜而总是换供应商。
如果你的物料比较重要,你可以说:你是给军品供货的,如果出了质量事故,是需要做质量追溯的,要查芯片来源。
不过更坑的事情也有,就是卖芯片的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卖假芯片,你只能感慨:我是不是进了假的淘宝?
这种是很常见也是比较粗劣的一种方法,这些芯片是从用过的电路板上拆下来然后
再归类,管脚明显有焊过的痕迹,亮闪闪,管脚间距明显不等,外表印刷文字和图案的大小,字体,深浅有差别,生产批号一般不相同,反面的产地标识比较杂。这种基本都是比较好鉴别的。
拆机后再打磨的芯片,所以非常像全新片,外表文字和图案的大小,字体,深浅基本上无明显差异,批号也基本相同,但仔细观察芯片外表你会发现有许多微小的平行划痕,反面的产地标识也不相同,管脚一般不会是亮闪闪的而是亚光的有氧化的痕迹,管脚间距基本一致。
一般来讲打磨片主要是全新片时间放得太长了或是批号比较杂,为了好卖而打磨后印成统一的比较新的生产批号。有一些打磨的按原型号的这种还算比较好的,但属于伪劣产品。还有一些是商业级变工业级,工业级变军级,军级变883级,低速率变高速率,低频率变高频率等等。变的目的显而易见了但还有甚者,干脆来个偷天换日,如果你买到能用才怪;
现在很多国产产品跟国外产品相近,这就属于假冒伪劣产品了,但好歹还能用,只是某些性能指标可能达不到这些主要是一些分立器件、主动器件上、接插件、连接器的要求。而且寿命也相对来说比较短。
原厂产品自行封装这个应该是比较高端的了,遇到这种芯片只有靠经验,但也不是所有的封装国内都能做,不是老采购员,真不是很好分辨了。
散新片这些芯片概况印刷笔墨和图案的巨细,字体,深浅有不同,出产批号一般不雷同,后背的产地标识比力杂,但管脚没有使用过的陈迹,却是有氧化的陈迹,一般来说这类芯片是商业商把从各类路子采集起来的没有使用过的芯片装在一个管子里卖。
其实以上方法都不能保证你买到的一定是真芯片。你还有哪些方法吗?可以分享交流一下。
确认规格书的丝印信息,编码规则,外观尺寸,可靠性报告,PCN (是否EOL)。在外观上进行观察比对。
图中的字母"r"相对位置要低,正品料件印字应该是对齐一致的
假冒产品的丝印是重新处理过的。如果使用MPT测试能擦除丝印表明该料是假冒品。
图中料件在经过MPT测试后marking没有了,该料件是假冒料件
假冒产品的丝印是重新处理过的。如果使用MPT测试能擦除丝印表明该料是假冒品。
图中的料件同样表面丝印为Atmel 的产品,坏品功能失效
图中料件Decap后发现,坏品其实Catalyst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X-RAY 发现右边的芯片确实Die,为报废品
以上手段应用最好能取得Golden 样品进行比对测试。
04
题外话:再看一个成品的坑货!
前段时间,自己折腾个把月,做了一个DIY直流电子负载,终于调试完成了。结果就是见着各种电源就要拿来测试一把。这不,6月份在某个授权的体验店买个手机,送了个某品牌充电宝,也拿来测测,不测不知道,测后吓一跳。外壳标称20000mAH,用电子负载1A电流放电,20分钟就没电了,充饱和,电流加到1.2A,充电宝立马停止输出。拆机一看,亮瞎眼了。不测不知道,测后吓一跳,真是假货横行啊。
外观正面,LOGO在上面,防止误会,LOGO进行了马赛克处理。
产品参数在背面,FCC,CE认证,20000MAH
在加大电流,电流加不上去了,1.16A电压直线下降,加到1.2A,直接停止输出。
换另外一个口测试,仍一样,电流加不上去了,1.16A电压直线下降,加到1.2A,直接停止输出。
我就打算把外壳拆开来看下,结果真是服了,5个电池,只有一个电池焊线,另外4个电池是模型,没有性能。
我就打算把外壳拆开来看下,结果真是服了,5个电池,只有一个电池焊线,另外4个电池是模型,没有性能。
里面元件超级简单,一个电感,一颗DC/DC,一颗电容,一颗电阻。
大家以后买手机要特别注意拉,送的这种款式的充电宝一定不能要,就是个垃圾假货,不是一般山寨,搞不好把手机弄坏。
当时换了一个这样的给我,回家电子负测试1.2A电流冒烟了。吓我一跳,主要怕爆炸补充说明下:店里说这款要卖90一个,听后感觉店里够黑的。
测试电流现在可以加到2A也不会停止输出,只是电压下降厉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这根电源线很好,测试充5V2A电器输出2A电流电压有4.9V。
虽然有这么多防假的步骤以及打假的各种帖子防止我们踩坑,但造假仍然防不胜防!21ic家目前整理了这么多防骗手段,你有什么高见,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END-
免责声明:整理文章为传播相关技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