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正一步步地实现着计划 等待着绝地反击的时刻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所谓创业,就是嚼着玻璃凝视深渊。——埃隆·马斯克
一家公司想要偶尔登上行业新闻的头条不难,但如果期望长期如此,恐怕是有些“痴心妄想”。而特斯拉和它的CEO马斯克,时刻在用“生命”实现着常年累月霸占头条这个“小目标”。
几次濒临破产、产能地狱、股票被做空、高管离职潮、物流地狱……
很难相信,如此之多的致命打击都发生在一家公司身上,换成别人可能早就关门大吉了。但是在马斯克的带领下,特斯拉不仅扛到了今天,而且越战越勇。
马斯克最近一次的“小打击”是在美国当地时间9月29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就马斯克在Twitter上随意宣称特斯拉私有化而导致股票大幅上涨这一事件与其达成和解,马斯克的损失是:辞去特斯拉董事长职务并且三年内不再当选、公司和他本人各支付2000万美元罚款。
与这个打击相对的是特斯拉全面爆发的产能和销量。美国当地时间10月2日,在马斯克被“惩罚”后的第三天,特斯拉发布了第三季度的成绩单,在这一季度,特斯拉总共交付了83500 辆新车,其中包括 55840辆Model 3、14470 辆Model S和13190 Model X。
特斯拉用6年的时间,完成了Q3交付量从300到80000的飞跃。
此时的特斯拉更像是班级里一位很有 “心机”的同学,看似上课不好好听讲,甚至是老师眼里最调皮的学生,让学霸们卸下防备,但等到考试的时候就会突然名列前矛,而且成绩竟然远超第二名。而到了这个时候,任凭曾经的学霸们怎样努力,也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赶超了。
势不可挡的特斯拉用无与伦比的加速度绝尘而去,甩下曾经蔑视它存在的竞争者们,空气中充满了复仇的味道。
唱衰特斯拉的人们曾选择忽视特斯拉的存在,而马斯克从最开始就没有停下过脚步,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计划,静静地等待着绝地反击的时刻。
一
在特斯拉这家传奇的公司里,马斯克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主角的扮演者。
2003年7月1日,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以伟大的发明家和电动机先驱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他们极具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改变能源结构的方式来阻止全球变暖的事实。
然而,现实很快让他们意识到了建立一家汽车公司有多难,从零开始到原型车已经是困难重重,更不用说如何筹集大量资金和实现量产。要知道,美国上一家成功的汽车公司还是成立于1925年的克莱斯勒。
他们制定了一些初步的计划,完成了最初的“PPT阶段”,开始寻找投资人,不出意料,融资进行的并不顺利,毕竟这个世界“疯子”占少数,谁也没有勇气花大量的资金投入一家初创的汽车公司,而且还是当时非主流的电动汽车。
然而,这个世界上就是有比他们更疯狂的人。此时的马斯克同样在寻求电动汽车投资项目,特斯拉团队和马斯克一拍即合。可是谁知道,艾伯哈德和塔彭宁的这一行为无异于“引狼入室”。
2004年,马斯克以650万美元的投资成为特斯拉最大的持股人和董事长,而这仅仅是烧钱的开始,他也从此过上了“永无宁日”的生活。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如同亚马逊的蝴蝶煽动了一下翅膀,在十余年后竟以龙卷风般的气势冲击着百年传统汽车产业。
此时此刻,汽车界的“老大哥们”正安然享受着燃油车带来的巨大利润,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在硅谷横空出世的“愣头青”,甚至在很多年后依然以巨人的姿态藐视它的存在。更为“打脸”的是,未来有一天他们不得不快马加鞭地投入电动汽车的怀抱,而且还要在这个刚刚成立十几年的“小弟”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
在大洋彼岸另一端的中国,李斌正全身心的扑在易车身上、何小鹏创办了UC优视公司,李想酝酿着汽车之家,这些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或许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踏入汽车产业的大门,站在另一个风口浪尖。
在与特斯拉成立的同一年,中国最大的消费类电池厂家比亚迪买下西安秦川汽车77%的股份,开始进军汽车制造和销售领域,并已经成立电动汽车项目组。消息一出,比亚迪港股连跌3天。持股60%的美国基金打电话给王传福,问能否改变收购秦川汽车的决定,否则将大量抛售股票。
当时的中国虽然已将新能源汽车项目列入“十五”期间“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但市场上几乎没有专门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的企业,新能源汽车也并不被人看好。
彼时彼刻,放眼全球,又有多少人看好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