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三大特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政策频繁利好出台,监督并推动着机器人产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自机器人技术兴起以来,为满足日益旺盛的自动化生产需求,工业领域率先开启了对机器人的大范围应用,并用极短的时间实现了规模化的发展。时至今日,机器人产业不仅被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还被看作是国家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切入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同样受到我国的大肆青睐,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开始,我国政府就对产业行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近年来,国家又相继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通知》等系列文件,为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做出积极战略部署和引导,监督并推动着产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中国机器人行业呈现三大特征与趋势发展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多方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征并积累了不少成果,尤其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取得的傲人成绩,更是极大的鼓舞了业内人士的信心。凭借着这股士气带来的强大冲劲,我国机器人产业也迎来快速且迅猛的发展期,而其中所展现出的一些发展特征和趋势。
三大发展特征分析:
1、工业机器人发展突出,智能机器人扩张加快。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7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年均增速在15%以上,市场规模最高达到近70亿美元,预计2018年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将达87.4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占比超过70%,服务机器人紧随其后。随着语音识别、视觉检测、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服务机器人开始展现出强劲动力,预计到2020年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5亿美元,成为继工业机器人之后又一崛起的细分市场。
201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机构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机器人区域产业发展各具优势,资源互补供助发展
眼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表现出集群现象,形成了东中西、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6大集聚区。而各区域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基础、市场成熟度与人才环境等关键因素的差别,也形成了各自的独特优势进行互补。具体来说,长三角地区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产业链;珠三角地区打造了多领域细分行业应用;京津冀地区营造了一定的创新生态;东北地区在工业和特种机器人上获得了优势;中部地区建设了规模化的生产基地;而西部地区引进了海内外众多龙头企业。
3、特色园区和骨干企业开始发挥出各自力量,推动产业走向集聚
当前,各地围绕本体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生产等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环节,主导建设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机器人产业园区与特色小镇越来越多。通过政企合作和强强联合推动产业发展走向集聚,已经成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三大发展趋势分析:
1、应用场景逐渐向新兴领域延伸。从发展最为突出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来看,其领域已经由汽车、电子、食品包装等传统领域逐渐向新能源电池、环保设备、高端装备、生活用品、仓储物流、线路巡检等新兴领域加快布局。同时,各地机器人企业解决方案也由传统的汽车及3C设备制造逐步向新兴领域和行业加快延伸,大幅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与服务管理水平,加速“机器换人”进程。
2、多元应用催生细分市场巨人企业出现
目前,在新兴领域下的细分市场逐渐涌现出了一批业务水平较高、贴合行业实际、应用方案成熟的中小型机器人企业。它们凭借专业化和精品化产品服务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建立起较为成熟的产品线条与供应体系,迅速占领相当部分市场份额,未来将对产业发展起到何种拉动作用值得期待。
3、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双创建设加快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满足更多企业的创新创业需求,一些具备技术研究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已经开始与政府和海内外企业联合,推动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服务平台建设,产业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趋势开始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