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争夺战激烈,激光电视只是刚刚上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继618价格战之后,平静了数月的激光电视行业又回到了大众的聚光灯下。10月15日,坚果宣布完成6亿元D轮融资,由阿里领投,君盛投资、三泽投资、磐石资本、广发信德、北京东资等跟投。
联系到上半年激光电视纷纷降到“万元档”的事实,短短两年时间,激光电视这个在用户眼里还有点陌生的高端产品,已经变得越来越“接地气”。坚果、海信、长虹、极米、艾洛维、奥图码等主流厂商已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品牌,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行业的“客厅梦”已经描绘得越来越美好,激光电视的故事也越发让人期待了。
消费升级,倒逼显示技术革新
当前,中国电视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浪潮,很多厂商也瞄准了这一契机。2016年,坚果就抢先推出了坚果S1、S1Pro激光电视,在当年“双11”收获单日销售超2200台的成绩;极米也在2017年推出激光电视,其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从消费升级上来说,激光电视是客厅娱乐中心升级换代的首选;海信则在4年内3次升级激光电视。厂商积极布局的背后,是中产阶级开始崛起,人们对产品品质和生活格调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大屏化成为用户需求变化的主流趋势,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消费者更愿意去购买面积更大的电视。2005年到2017年,电视的主流尺寸从32英寸加大至65英寸,有研究表明,到2020年,80英寸以上会成为人们的电视消费首选。
这是因为大尺寸电视不仅能使家庭影院级的观影效果得以实现,还能作为家庭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大屏价值将在家庭影音娱乐、新闻资讯、网络购物甚至社交互动等功能上进一步释放。坚果U1就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大屏价值——在硬件上强调极致的4K分辨率、色彩和亮度表现,软件上搭载JMGO OS 3.0,内置爱奇艺、芒果TV、百视通等影视资源,打造了大屏化的客厅娱乐场景。显而易见,大屏幕的激光电视将是未来电视的发展方向,坚果选择阿里,极米站队百度,也都是为了迎接激光电视这一波浪潮。
其次,当电视大屏化后,消费者还会考虑观看的健康性。一般来说,过大屏幕会导致眼部接受光学能量强度更高,进而造成更快的疲劳。人们在观看液晶电视时,因为看到的是大面积直射光线,亮度过高过密,眼睛极易受到强刺激。
而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和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专家联合进行的一项试验中,激光电视具备护眼功能的特性已经得到认证。这是因为激光电视的发光源位于激光光机,光机发光后先射向墙面或者幕布,再反射给人的眼睛,这样人眼接触的就是至少减弱了一倍的光线,眼睛受到的伤害自然也变小了。
最后,用户对观看健康性的考量还会延伸至观看距离的舒适度,对于大尺寸电视,用户需要考虑的是能否有足够大的空间保持一个最佳视距范围。从观看距离的舒适度上分析,55英寸液晶电视最好在3.5m距离观看,80英寸产品则需要到6m远的地方观看,而这个距离对很多普通家庭而言都是难以实现的。
当然,不同显示技术对观看距离的要求是有差别的,比如,55~75寸的OLED电视需要的观看距离比液晶少20%以上,激光电视的优势则更为明显,采用反射式光路的激光电视,其最小观看距离可比OLED电视再缩小1/4。
从观看最佳水平视角来看,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认为30度视角最为合适,而中国传统家庭客厅一般在3.5~4.5m的范围,根据30度角度计算最佳观看尺寸,产品尺寸可以扩大至90~105寸范围。而这个范围,恰好是激光电视能做到的。
客厅争夺战,激光电视只是刚刚上路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激光电视的蓝海清晰可见。然而,当众多厂商打出抢占客厅、顶替传统电视的旗号后,行业远远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乐观,讲故事的阶段已经过去,摩尔定律决定激光电视行业需要一场技术上的革新,但又不只是底层技术的革新。
国内的激光电视在核心技术上,一直被海外“掐着脖子”。 日本、德国等国家拥有激光电视的核心技术,比如激光电视显示方案中的大功率灯泡,其主要制造商在德国,另一个核心技术即超短焦投影构造中的镜头,也是日本理光的独家专利技术。国内的很多关键部件如光机等都需依靠进口,而国内激光电视的价格普遍较高,也是因为进口零件价格较高,即便国内厂商愿意“自降精度”使用国产镜头,仍要上缴一份专利费用。
因此,自主研发显得尤为重要,此次被阿里投资的坚果,完全自主掌握了激光电视的两大核心部件,率先实现了激光电视光机与镜头的完全自主设计、研发及生产,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同时在性能等各方面都不输于国外进口产品,并且坚果创始人胡震宇公开表示此轮融资还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接下来的目标是啃屏幕这块硬骨头。胡震宇认为屏幕技术一定会被突破,屏幕将来一定是免费赠送的,而不应该作为一个单独的配件来销售,想必激光电视的价格近两年还会有巨大突破。
激光电视的AI还是伪AI。一方面,激光电视的语音交互多是围绕“遥控器”设计,并不能让电视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的基础推荐内容,本质上只是通过设立多个家庭账号进行多方位推送,并不能做到真正地千人千面。令人欣慰的是,不止是激光电视,整个电视行业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这一问题,都希望在电视搭载的AI技术进一步革新,让电视更懂人。
讨论价格之前,“认知”比“营销”更重要
双十一到来之际,海信的80英寸L5 4K激光电视预售价拉到了21999元,坚果则凭借技术优势将4K激光电视U1做到了8999元的到手价。
显然,为了最大程度的释放消费者对激光电视的需求,价格战依旧是厂商们的主题。然而,不论战役胜负如何,价格战只能让更多消费者对激光电视的印象停留在模糊的应用场景和晦涩的参数上,反而限制了消费者的想象空间。况且,整个行业内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并不会悬崖式下降,所以,比起疯狂降价,厂商们还是应该寻求其他的渠道去打开市场。
从上文中我们也能推测出,厂商们的第一条路一定是摆脱对海外核心技术的依赖。激光电视核心技术的创新化和国产化,一定是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因为此种做法不但能降低硬件成本,还能建立国人对产品的认同感。目前,国内已经有光学厂商和科研机构试图在这方面做出改变,比如改换短焦投影方式,或者自主研发新技术和硬件,以规避海外在核心技术上的专利限制,比如坚果就掌握了自主光机和镜头两项核心技术,这种技术优势也为其带来了利好,做到了行业内都难以实现的价格,以至于首发1分钟内就能卖出1200台,创造了激光电视领域的奇观。
另外,构建线下实体门店的产品体验渠道也是厂商打开市场的有效方法。只有精心培育用户的使用习惯,准确具体的兼顾线上线下,才能保证消费者的认知逐步、稳定地建立。而要实现消费者对产品的最高认同,必须让消费者对产品有直观的、具象化的感受,才能真正走入大众视野,而在这个过程中,线下体验成为关键一环。
这也是几年前液晶电视打入市场的做法,目前,已经有不少厂商在线上、线下寻求各方合作,然后藉由线下场景获取的信息构建数据生态,来拓展更多应用市场,实现由市场促进产业链改变,进而降低成本的良性循环。比如坚果的线下门店已超千家,海信则在今年9、10月份推出免费试用计划,显然,这些厂商都在致力于打造一个场所,集中让用户进行线下感知,体验出产品的优势,让消费者真真切切了解、接触并且认可激光电视。
最后,厂商仍旧要沉淀技术优势,思考如何构建品牌在顾客认知中的差异化。利用单品联动进而形成品牌的优势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比如苹果利用iPhone、iPad、Apple Watch做到了产品线的全面覆盖,进而形成了联动效用。
而在激光电视领域,坚果已经发布了30余款产品,产品涵盖激光电视、家庭智能微投、移动便携投影、办公商务投影等,海信、长虹此类传统家电厂商也调整了产品结构,对多款产品进行了技术升级。单品联动带来的品牌效应,使得这些厂商很容易就成为顾客消费该品类首选或优先选择的品牌。
结论
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技术的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电视行业亦如是。电视发展至今,从黑白到彩色,从小变大,从厚变薄,从传统的有线电视到互联网电视,消费需求带动了电视显示技术的加速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瓶颈。激光电视现在正处于从营销逻辑逐步转向产品逻辑的拐点中,在这个变化里,利用技术“反攻”行业痛点已经是不难预见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