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不限量”广告引争议,宣传整改应落到实处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倍受争议的“不限量”套餐已悄然消失。据全媒体记者了解,三大运营商的官网已不见“不限量”套餐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放心用”、“敞开用”、“畅享”等字样。
“不限量”其实是舶来品“不限量”套餐,其实是美国电信巨头AT&T最先推出的。AT&T是最早开始提供“不限量”数据套餐的电信运营商,使用这个套餐的用户可无限量地使用移动数据流量。但一年之后,AT&T就遇到了数据激增带来的网络压力,同时用户体验显著下滑,这促使AT&T在两年后取消了“不限量”数据套餐并对超限用户进行限速。
在2017年,美国最新版“不限量”套餐重出江湖,但从推出之时就明确了超额限速条款,如用户的月流量超限(限额从22GB至30GB不等),联网终端在网络繁忙或是拥塞区域会被限速。
我国最早的“不限量”套餐来自2017年1月的中国联通两档“冰淇淋”套餐,用户当月累计流量达100GB后就会关闭上网功能,后来大王卡将所谓的不限流量概念提高了新层次。随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纷纷推出“不限量”套餐,我国的运营商流量拉锯战愈演愈烈。
“不限量”广告引争议
运营商为抢占市场,开始在广告中强调套餐中流量“不限量”而没有告知限速、限网等措施,给用户带来不良体验。
沈阳市民王先生在当地中国移动客服推荐下办理了“不限量”套餐。放开使用的他有一天突然发现手机的网速变得非常缓慢。王先生咨询客服之后被告知,他所属的套餐在使用的流量达到10G以后,网速便会被限制。而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在办理套餐的时候工作人员没有特别提醒他。
宣传整改落到实处6月7日,针对基础电信企业“不限量”套餐隐藏限制条款等宣传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组织召开会议,提出四点要求:要求企业提高认识,增强用户的获得感;要求企业不得夸大宣传,对于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要求企业不得片面夸大或混淆优惠幅度,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要求企业加强资费公示,完善用户流量使用告知和提醒服务,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8月,湖南省工商局会议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的规定,“不限量”套餐广告属虚假广告。
离工信部对电信运营商“不限量”套餐宣传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已过去了4个月,运营商的“不限量”宣传终于落到了实处。
据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了解,三大运营商的官网已不见“不限量”套餐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放心用”、“敞开用”、“畅享”等字样,且在广告明显位置和详情页明显位置标注“达量降速”、“温馨提示”的限速说明,并在详情页中对套餐具体限速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
用户的错付,运营商的辜负
但对于运营商“不限量”套餐的更名,部分用户并不买账。部分用户认为除了名字更换之外,其他并没有改变,包括价格、套餐内容等等,并对此评价为 “换汤不换药”,有网友表示:“我以为会变成真正的不限量,没想到是只改名字。”
运营商的这种“换汤不换药”,在业内资深分析师金峰看来,更多的是运营商“无奈”之举。首先,对于“不限量”的理解,运营商认为是不限数量,公众和监管部门则要求不限数量+不限速度;其次,对于服务面的理解,运营商认为95%的用户,自由自在即可,而公众和监管部门则认为,那些极端场景,例如每月消耗数T,也必须被有效服务;第三,对于网络承载的理解,运营商认为网络资源是有限的,而公众和监管部门则认为网络资源无限,不够就随时扩容。
正因为理解上的差异,最终运营商无奈选择了妥协,在提供“不限数量+不限速度+没有封顶”的套餐与修改宣传上,运营商选择了后者。
真正的“不限量”何时来?
但从技术角度看,“不限量”也是目前无法实现的。通信技术专家余小游谈到,移动通信网络是全体入网用户乃至全社会的公共资源,移动通信运营商采取“达量限速”,本意上是为了让用户公平、合理地使用这一公共资源。
余小游说,如果不限速,就会导致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容量下降,一部分用户毫无节制地使用高清视频和虚拟现实游戏等多媒体业务的同时,其他用户则无法正常使用打电话和浏览普通网页等基本业务,或者达不到理想的用户体验。由于移动通信小区内的总流量是有限的,如果流量集中到少数热点用户,就会导致其他用户网速下降。“达量限速”客观上反证了实现“流量不限量”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