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自动驾驶之争各有千秋,如何才能做到商业化落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热潮日益升温。目前,科技互联网企业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存在感越来越强,美国的谷歌和苹果、中国的BAT三巨头、俄罗斯的Yandex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BAT自动驾驶之争各有千秋
作为国内领先的三大科技互联网企业,BAT一直以来就存在着竞争关系。如今,在自动驾驶领域,BAT三巨头中,百度成为当之无愧的领跑者,虽然其市值已经与阿里、腾讯不在一个档次。而阿里与腾讯在自动驾驶汽车的投入上则表现的较为“谨慎”,发展速度远不及百度。
众所周知,道路测试是自动驾驶汽车走向商业化市场之前的重要环节。2017年12月,北京市率先出台我国首部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法规,今年3月份,首批路试牌照正式发放,百度位列名单当中,并且拿到了5张T3牌照。除了北京之外,百度还陆续获得了福建、重庆等省市的路试牌照。
与百度相比,腾讯才刚刚于日前获得北京自动驾驶路试牌照,与滴滴一道成为新一批获得牌照的公司;另外,阿里也仅在稍早前拿到了杭州的首张自动驾驶路试牌照。这样一来,BAT再聚首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领域,不过百度的领先优势已相当明显。
除了获得路试牌照的时间,投入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数量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据悉,百度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已经达到了25辆,远远超过其他仅有一两辆测试车的企业。要知道,车辆越多意味着获取的关键数据越多,技术研发与发展进程也会越快。而且,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的数量,也一定程度上体现该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水平和重视程度。
在自动驾驶成果方面,百度也处于领先地位。2017年4月,百度即推出了“Apollo”自动驾驶技术平台;2018年7月,百度和金龙客车合作打造的L4级自动驾驶巴士也在福建厦门正式量产下线。当然,百度的积极并不意味着阿里和腾讯对自动驾驶毫不热情。实际上,2017年11月,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就首次对外公开了自动驾驶进展;2018年4月,阿里也正式宣布进行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
从发展路径、发展特点上来看,BAT可谓是各有千秋。发展路径方面,百度和腾讯走的是主流的单车智能,即主要聚焦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而阿里则选择了协同智能,即通过增设交通智能设施帮助实现自动驾驶;发展特点方面,百度要做自动驾驶领域的“安卓”,腾讯仰仗资本乐于投资,而阿里则选择融合产业生态,走协同道路。
那么,在BAT 的大力参与下,自动驾驶汽车何时能够在中国落地呢?
商业化落地尤待时机虽然有百度、阿里、腾讯三大科技互联网巨头的大力推动,还有不少初创企业相继入局,但是自动驾驶汽车要想在我国实现规模化商用,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
首先,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水平依然以L3级别为主,需要人类与人工智能系统协同控制,距离完全自动驾驶状态的L5级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自动驾驶技术基本上还处于测试阶段,成熟度还有待提升。
其次,虽然眼下我国已经出台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法规,但是这只是自动驾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自动驾驶汽车要想实现商业化落地,还需继续推动现有交通法、保险法等相关法律的调整与完善,并制定专门的自动驾驶法规及道德伦理标准、行业标准规范等。
最后,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道路交通系统都是根据现有的交通体系来建立的,难以满足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上路的需求。因此,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落地之前,必须新建、完善交通设施与管理系统,这样才能为其提供坚实保障。
据工信部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年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将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在接下来的六七年时间里,只要能够克服上述挑战,在货车、出租车两大场景找到突破口,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落地并非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