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 华米新一代自研芯片官宣:兼具高性能/低功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8年9月17日,华米发布了全球智能可穿戴领域第一颗人工智能芯片—;—;“黄山1号”。这是全球首款集成了AI神经网络的可穿戴处理器,拥有四大核心人工智能引擎:心脏生物特征识别引擎、ECG、ECGPro、心律异常监测引擎。目前,黄山1号已经在华米多款Amazfit品牌手表、手环中量产商用。
最新消息显示,华米将于6月15日举办的AI创新大会上,发布新一代可穿戴设备AI芯片。今日,华米官方发布预热海报称,“黄山一号”只是牛刀小试,一鸣惊人应该是什么?
华米科技CEO发布微博长文表示:“众所周知,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这些年内外受阻,困难重重,今年的形势尤为紧迫。谁也不敢保证,明天会不会拿钱也买不到货。”
他表示,华米从创立之初,就下定决心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去年6月,华米量产了智能穿戴领域的全球首款AI芯片—;—;黄山1号。这款芯片采用RISC-V开源指令集,数据可在本地运行,避免云端计算的通讯延迟。采用的AlwaysOn模块能够自动把传感器数据搬运到SRAM中,并通过神经网络系统进行分别运算整合,及时回馈运算结果,让功耗大幅降低。
“作为华米在自研芯片上的首次试水,黄山1号发布后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那么,比黄山1号更好的可穿戴芯片,应该叫红山1号还是黄山2号?”
黄汪认为,做芯片,当然不是取个好听的名字这么简单,做可穿戴设备芯片更是。
由于使用场景的约束和限制,相比个人电脑的X86架构和移动设备的ARM架构,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芯片架构必须拥有超高的运算效率和超低的使用功耗。
高性能和低功耗,似乎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不同技术路径和算法规则下,如何最大限度的提升本地AI数据计算性能,因为计算性能影响着疾病识别速度,疾病识别速度每提升1%,就可能多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另一面,是电池容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提升续航,毕竟,我们可不打算给你的华米设备配一个充电宝。
“这时候,我是一个坚定的两面派。我们要做的,是让硬币立起来。”黄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