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再迎发展新机遇,农业机器人任重道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9月23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在全国开展,以北京为主导,浙江、陕西、安徽、黑龙江、四川、广东等地相继举办百余个特色系列活动,循着农民丰收的鼓点,大江南北一齐放歌,同庆五谷丰登。
这是中国自有农业文明以来,首个以农民为庆祝主体,以农业丰收为庆祝主题的节日活动,既体现出近年来国家对传统农业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也表达出国家助推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坚定决心。
因此,以“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与庆祝为契机,我国农业机器人无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农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和智能农机装备将成为解放农民生产、增加农作物产量、推动农业提效增速的有效手段!
机器人助益农民主体
我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农耕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一直深受关注,其中农民作为耕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其人口结构、人群数量、劳作方式的变化,更是关乎着国家农业发展的起与落。
而进入新时代以来,虽然我国农业人口占比依然不少,但随着城镇化发展的不断加速,我国务农人口数量正在急剧下降。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提升,以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凸显,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人口结构的断层导致农民主体青黄不接。
为破除农业发展中劳动力流失、断层、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返乡创业”等诸多政策,希望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带动农民返乡务农积极性,不断增强农民自身价值。
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机器人的运用将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极大的解放和助益农民的生产,解决农业劳动力相关难题。未来农业人员将不再讲求数量,而将更注重技能和素质培养,实现一人多机、一人一农场的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农业生产,在节约劳动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农民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价值体现。
机器人发展丰收主题
在我国的传统农业活动中,农民要获得丰收离不开天时地利与人和。其中地利与人和都很好达成,不管是依山的、傍水的,还是耕田的、靠海的,只要寻得一处赖以生存的耕作渔猎之地,农民辛勤劳作即可。但天时一来不好测,二来不稳定,稍有不利极有可能让前面的付出功亏一篑,因此传统的丰收并不易获得。
进入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以来,虽然各种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作物产量的提升,让农业丰收变得越来越有保障,但天时的影响依然存在。随着全球变暖等环节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土地资源和农作物生长越来越受到制约,粮食增产已经愈发困难,同时各种自然灾害与病虫灾害的交相作用,也让我国农业丰收再难取得进一步的提升。
面对现代农业的丰收和增产任务,农业机器人再次展现出强劲实力。一方面利用农业机器人加持下的智慧农业,通过数据化、标准化、无人化的劳动方式,能够在每个环节上做到最优化。同时,对于作物的健康监控也能有效提升作物存活率和产出率,相比于传统农业来说,更容易提升作物农业产量。
另一方面,运用农业机器人进行农药喷洒不仅能够做到精准施药、精确防虫,既保证作物不会受病虫灾害所累,又有效减少作物施药对人体带来的伤害;还能够减少农民对化学药物的使用,促进农作物健康与高产,在降低农业成本的同时,减少作物种植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机器人任重道远
可以说,面对“农民”和“丰收”两大庆祝对象,农业机器人的运用将带来十分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够减少劳动力损耗,凸显农民价值,还能整合农业生产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保证农作物的稳定提产。
随着当前国家对农民和农业丰收的大力关注,未来农业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还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广阔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不过就目前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来说,仍存在技术落后、适应性不强、价格高昂、智能水平不够、农民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在普及度和应用性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形成真正成熟的市场任重而道远。
未来,面对国内农业机器人发展的大好局面,我国要从国情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改进相关技术和功能,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提升国产农业机器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同时需要加强对农民的价值普及宣传,以物美价廉的优势带动农民使用,不断加强农民技能和素质培训,让农业机器人真正走向普通农民的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