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G频段到底该如何划分才合情合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要不要把3.5G频段给中国移动”?
这是一个好问题。
这是一个拷问业内各方价值观的好问题。
这是一个是否愿意为民众、为行业、为历史所负责的好问题。
问题来自通信行业业内一位资深媒体人——张海龙同学。在海龙兄这篇大作中,他提到美国5G商用落地已经领先中国。中美5G话语权之争目前看美国已经领先一子,在这种背景下,海龙兄认为中国“迎头赶上需要强力领导者”。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按照此前网传5G频段分配版本,“网传的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将分别获得3.5GHz左右的各100MHz频谱资源,中国移动获得2.6GHz附近的100MHz频谱资源,明显将让中国的5G商用落地变得更加缓慢”。
为何会变慢呢?海龙兄提到了两点。
一是3.5G频段是全球最早商用的频段,获得了全球主要运营商的支持。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Ovum发布的《5G部署及商用考虑》指出:“3.5GHz频段可更好的借助创新的天线技术如Massive MIMO,可同时兼顾覆盖和容量,这两点都是5G业务取得商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将成为大多数运营商部署5G的首选频段”。
海龙兄指出:3.5GHz频段拥有最广泛的产业链支持,可以最大限度降低5G建设难度、降低设备成本,能够让运营商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好5G网络。
二是2.6G频段给中国移动看上去是低频降低中国移动建网成本,但是无异于是TD-SCDMA的历史重演。
因为结果可能是全球只有中国移动的5G是运营在2.6G频段,中国移动不得不自己独自支撑这个频段的产业链。
但是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能够承担起5G领先的重任的,恐怕除了中国移动,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海龙兄呼吁:“5G则是中国占据领导地位,只有加速发展5G才能让中国持续保持领先。而这一目标的达成无疑需要给中国移动发挥作用的机会”。
就是说,必须要给中国移动3.5G频段。
5G发展需要大义。
那么什么是大义?大义应该是考虑中国在全球5G的话语权,大义应该是考虑中国整个电信产业链如何从大到强,大义应该是考虑如何建设更快更好的5G网络基础设施支撑中国制造业、中国互联网业转型和发展。
如果这个逻辑是对的,那么把最好的频段给最强的运营商,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最好的网络,激发最大的需求,为整个社会和经济提供最好的5G网络,就是合乎逻辑的。
这种大义,需要跳开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恩恩怨怨,谁弱谁强。说实话,三个企业之间的你你我我,都是小事儿,都是小格局,谁的收入多了点,谁的用户少了点,对整个行业,对整个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升级,能有多大点影响呢?
4G时代,中国移动选择了大跃进的方式,疯狂的建设4G网络,没有等待,没有抱怨,即使到今天,没有给中国移动发放FDD-LTE牌照,也并没有影响中国移动在短短三年内建设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为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为整个社会的信息鸿沟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中国移动的用户群体在中国规模最大,只有中国移动的网络好了,中国最大规模的用户才能毫无违和,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享受最领先的通信技术。
这是大义,这是中国移动在4G时代最大的大义。
反观一些运营商,拈轻怕重,挑三拣四,总是在技术上对比来对比去,结果自己失去了窗口期,实在令人可惜。
旧思维总是习惯性的把抑制强者作为上选。
确切的说,就是抑制中国移动,这种思维放在十年前没有问题,如何还在今天继续蔓延,则是还不如林则徐,没有睁眼看世界。
固网牌照、不对称阶段、4G牌照、小灵通频谱、携号转网,几乎每一次动作,都被拿来作为强者的不对称管制的手段。
其背后的逻辑无非是玩弄平衡术,希望平衡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关系。
其实是眼睛闭了,全球的运营商早已经不是运营商了,谷歌腾讯Facebook早已经是运营商了,我们的旧思维还停留在运营商还是运营商的阶段,还总是想着三家如何和谐。
其实是视角错了,三大运营商已经不是什么重量级的物种了,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是为整个社会,为互联网、为制造、为智慧城市提供优质的网络,太平洋粗的信息流管道,他们之间的一城一池得失,还需要入法眼吗?
但是旧思维的惯性不容小窥,此前中国证券报爆出的5G频段划分方案,相信也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是真,我们只能是大义之道行之难,难于蜀道,难于青天
最后,再强调三句:
第一句:3.5频段,不能缺少中国移动的身影,即使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并,也不能独占;
第二句:5G频段分配要“求大义”,不应该只是电信行业不对称管制的工具。
第三句:要为历史和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