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市场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未来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安防产业发展数十年,当前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梯队,大众所熟知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稳居全国安防市场前三位,同时也有不少新锐科技企业如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涉足安防领域,安防市场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未来的格局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安防的基因,短时间改变不了
在与汉王科技副总裁黄磊博士沟通中,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句话,安防的基因短时间改变不了。
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在安防领域要想走通,除非变成纯粹的安防企业。安防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传统安防企业市场地位主要通过长期在行业摸索积攒的资源与关系来维持,包括产业链条上服务人员的经验积累,关于技术,有能力的企业一般会选择自己干,没有时间和精力的企业会通过收购并购的方式来补足。
AI企业互联网基因注定它会优先考虑平台思维,AI企业做平台最常见的是TO b,提供云服务,包括在金融领域做私有云服务。若是在公安领域做安防,两种方式,一给别人提供AI安防产品,但现在厂商和集成商的界限模糊,给集成商做产品发展优势不大;二是自己做产品,再集合服务人员,要找资源找关系,制作配套的解决方案,这家企业就会变成重资产的模式,也就是回归传统安防这条线。
在黄磊眼里,互联网基因走不通还有一个原因,买单方组成太复杂。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电商平台,他们的买单方都是C端(用户),我们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销售情况,以及其研发生产情况,包括前段日子比较火爆的共享经济领域,共享产品面对的也是C端。但回到安防领域,多个业务场景有多个买单方,城市安防系统是政府、公安、交警等来买单,楼宇安防是企业买单,社区是物业或房地产,居民才是C端,每个交易场景都是完全不同的交易模式,是一个推翻重置的过程,这一点用互联网的方式难以解决。
比独角兽更懂行业,比海康更懂算法安防领域细分下去,能拆成N个子领域,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防爆安检等较为常见,人脸识别闸机、视频会议、执法记录仪等应用较成熟,除此之外包括PPP项目、维稳基础设施建设、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等等,单项产品如身份证防伪、社保系统指纹等等,而每一个细分领域发展相对成熟,稳定的几家企业独享各自的市场,如果最终还是以传统的安防操作方法来布局市场,AI企业不一定能赢。
博思廷CEO王巍认为在未来进攻或防守安防领域的激战中也会有另一类企业出现,它们比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独角兽更懂安防,比海康、大华等更懂算法,这是一种可能性差异化存在。亿欧智库认为,这类企业有崛起的可能,但是前提是能实现快速落地,因为我们看到传统安防企业正在加大对AI技术研发,无论是自己干还是通过收购的方式,依靠海康、大华本身的资源和品牌优势,一旦技术落地,这一类的企业机会会更加渺小,因为他的优势将会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劣势。
关于AI企业,认为未来3年之内,算法不会成为企业的优势,大多企业技术已经开始同质化,无论是呈现方式还是功能性能。回过来想,民用社区智能安防为什么难得发展起来,因为买单方物业没有钱,民用市场不太成熟的前提下安防企业只能先TO G,但在警务领域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发展,AI企业想要占得一席之地比较难。
因为AI技术和供应链资源参差不齐的事实客观存在,当有了新技术的运作,尤其在AI应用正式落地安防之后,投资或收购AI技术公司成为传统安防企业最有效创新升级的方式,而AI+安防企业也将面临行业集中度提高,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的洗礼,2018年或许将迎来AI+安防领域第一批倒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