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机器人
[导读] 一场世界机器人大会,一档名为《机智过人》的现象级综艺,让沉寂已久的机器人市场再次热闹了起来。且不同于前几年“雷声大雨点小”的概念游戏,商业落地开始成为机器人市场的主旋律。 随着人工智能热

一场世界机器人大会,一档名为《机智过人》的现象级综艺,让沉寂已久的机器人市场再次热闹了起来。且不同于前几年“雷声大雨点小”的概念游戏,商业落地开始成为机器人市场的主旋律。

随着人工智能热浪的滚滚袭来,机器人市场的爆红是意料之中的。蒸汽机、内燃机、电力等通用技术诞生后,催化出了一连串的创新应用,当人工智能也成为通用技术的时候,势必会朝着同样的方向发展,机器人或许就是人类最为直接的欲望。

只不过,《西部世界》、《机器公敌》、《机械姬》等描绘的场景还太过遥远,眼前的机器人还需要走好商业化的第一步。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

抛开“机器人”在科普界的概念不谈,这几年确实有很多投身机器人的企业出现,不乏已经上市的科技巨头,也有一大批雨后春笋版出现的初创公司。但聚焦到机器人商业化的视角上,看到的却是两种景象:一边是一轮轮热闹的新品发布潮,一边是迟疑、唱衰和感叹。

刚刚结束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就有160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亮相,医疗机器人、投篮机器人、飞行机器人等等,有理由相信这只是机器人产业的冰山一角。更有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9.7%,2017年产业规模近70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87.4亿美元。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国内和机器人相关的融资多集中在天使轮和A轮,金额也普遍在千万元以下,诸如优必选之类的独角兽仍然寥寥无几。这些小规模的资金或许可以帮助初创企业完成早期研发,距离量产和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排除半路夭折的可能。事实却也如此,2014年含着软银这个“金钥匙”诞生的Pepper,依靠语音识别、关节活动等迅速成为标志性产品,可到了2017年3月份就已经资不抵债。

优点科技CEO刘江峰曾一阵见血地指出:“现在卖得最多的家用机器人,基本上采用近似于传销、微商的模式,用户黏性不高,我觉得不会持久。”产业端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吸引到理性的资本方,就连销量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也大多是用机器人的概念忽悠消费者,我想症结大概有以下几点:

1、机器人是玩具还是工具?在2018年机器人大会前夕的机器人博览会上,有一个看起来有些恐怖的数据:推出教育类机器人的公司数占了全部服务机器人参展商的三分之一。这些教育机器人大多有着类人的外形,搭载了成熟的语音识别方案,然后完成某种指定的功能,比如幼儿的语言教育,比如青少年STEAM编程,可如果坐下来体验几分钟,会发现远没有口袋里的智能手机好用。无疑揭示了当前服务机器人的现状:机器人扮演的仍是玩具角色,不免有些鸡肋。

2、“场景化”被过渡消费。投身机器人事业的傅盛曾在自家发布会上公开diss同行们:“现在大量曝光的机器人产品,要么造价昂贵、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应用场景,要么就是作秀,现有的人机交互技术,根本达不到它们所展示的惊人的水平。”可场景化就当真是出路吗?一个连多轮对话都无法实现了陪伴型机器人,未免有收智商税的嫌疑,拿到了所谓的场景红利,却无法满足深层次的需求。

3、高估了消费者的热情。即便是看起来距离商业化最近的猎豹,儿童陪伴机器人豹豹龙的售依旧高达9999元,核心部件无外乎类人的显示器和语音对话解决方案,瞄准的只是少部分“人傻钱多”的消费者。究其根本,目前的机器人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用户想要的是科幻电影中的体验,机器人的布道者们却大谈情怀和梦想,把消费者的热情无限高估,销量低迷将是大概率事件。

To C、To B还是To G?

这里没有唱衰机器人产业或者某位梦想家的意思,而是对“机器人”价值的重新思考:大多数人的机器人情愫来自于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我们印象中的机器人是出色的生产力工具,和智能手机之类的消费品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可很多尝试将机器人商业化的企业仍在继续智能手机的打法,试图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加速商业化落地。这种思路是否正确,现有的三类商业模式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一类:To C类企业。艾媒咨询不久前发布了《2018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专题研究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年销售额将超过300亿元。其实早在2014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诸如机器狗、扫地机器人、割草机等一类的家用机器人开始流行起来。

按照大多数科幻小说描述的场景,并不否认家庭机器人潜在的市场空间,只是需要解决两个前提:一个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视觉的进步,机器人能够完成的不是扫地、割草等机械动作,还可以整理衣柜、冲咖啡等等;另一个是语音交互的不断迭代,进行相对自然的语音沟通。考虑到百度、谷歌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模仿人类打电话,自然交互维度上的进化似乎不太遥远。

可就现状而言,大多数To C类企业是把百度、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解决方案进行二次包装,不温不火的背后并非没有原因。

第二类:To G类服务。前沿技术很难直接商业落地,To G是一种理想的过渡方式,iRobot就是一个例证。在转型做机器人之前,iRobot主要为美国政府、军方、高校、研究机构提供战地救援、安保、太空探测等方向不同用途的机器人,期间还涉足过远程医疗机器人和会议机器人,直到2002年才转型推出消费类产品。

国内机器人市场也有着类似的轨迹,最先爆发的行业端,尽管机器人的商业化仍方兴未艾,诸如机械臂、骨科机器人等已经有了应用的先例,同时也有很多机器人企业瞄准了G端市场,比如针对政府机构、银行、医院等领域的服务引导机器人。

曾经是第一家获得“中国机器人认证”并拿到大量G端资源的棠宝,在不久前爆发出了创始人跑路、资金链断裂的消息,某种程度上折射了G端市场的残酷,迎合市场刚需,加速产品落地,或许才是机器人行业唯一的出路。

第三类:To B类产品。比G端市场更大的正是B端市场,至少在B端已经形成了一些亟待挖掘的刚性需求。

最为典型的就是物流领域。美团和优地科技等不久前在“无人配送”领域达成合作,优地科技的服务机器人“优小妹”已经完成楼宇配送试运营,机器人送外卖即将成为现实;苏宁、京东、菜鸟物流等相继将机器人引入智慧仓库,同样是利用机器人替代繁杂的物流运输工作;沃尔玛也即将推出自动拣货机器人“Alphabot”,如果试点顺利,机器人还可能会扩展到杂货配送服务……

相比于需求多元化的C端市场,B端明确的需求似乎更能满足机器人创业者的胃口,比如送外卖的机器人,需要解决的是机器人的无人驾驶、如何上下电梯和友好的交互,何尝不是在为C端应用解决技术痛点。而相比于市场规模相对狭小的G端市场,B端需求有着相对庞大的市场空间,To B或是机器人产业在当下最理想的商业模式。

别急,请先走好第一步

可以这样归结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周期:机器人的商业化演进将是G to B to C的过程,就连看起来一枝独秀的优必选,营收也以To G和To B为主。不那么理性的是,目前80%的机器人企业集中在陪伴型机器人,直接跳过B端面向C端市场,“大跃进”仍然是逃不掉的过程。

至于为何会出现急于商业化的乱象,离不开两个现状。

一方面,摸石头过河是一种常态。机器人何时会像科幻电影里那般普及,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时间点,跟着风口走似乎是永远不会错的选择。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的热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自然出现了不同的解读:“激进者”如傅盛,押注人工智能的进化速度,并一口气发布了五款机器人;优地科技COO刘大志像是一个“保守派”,“目前的机器人是弱人工智能,是提升效率的工具,是帮助人来解决简单复杂的工作。”到底哪个方向是准确的,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的畸形市场。营销最闹腾的机器人企业往往在追风口,而那些默默做研发的企业又缺少足够的亮相机会。美团“无人配送”在选择合作伙伴时,第一批加入平台的有优地科技、智行者等业内相对“陌生”的创业公司,与英伟达的推荐不无关系。其中优地科技的前身是UT斯达康的终端事业部,曾经是给英伟达做无人驾驶的方案公司,目前也是国内唯一同时进行室内室外无人配送的机器人厂家。外界对机器人市场仍像是雾里看花,可如果只有产业链上游的企业才能分辨出清浊,不免有一些病态。

两个因素的叠加,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急于求进的心态,2014年至今已经有大批的创业者死在路上,借助机器人商业落地的东风,在消费者市场制造影响力,抢先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策,即便有些冒险的成分。

诚然,新一轮的机器人热让外界嗅到了商业化的苗头,也有几家科技巨头陆续入场,可这毕竟还不是一个水大鱼大的市场,用户需求何时爆发,销量何时走出低迷,仍然都是未知数。所以,别急,请先走好第一步。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