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关于如何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些回答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自智慧城市概念被提出以来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智慧城市已从舶来品变为了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抓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关于如何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些观点。
在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的中新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通过案例抛出了他的观点:“智慧城市包含三块内容,第一是普惠化公共服务,涉及生态城市的社会和谐问题;第二是宜居的生活环境;第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效的经济体系,而精细化社会管理和智能化基础设施是服务和支撑层面的内容。”
“一家科技公司给我提供了一组智慧数据,他们通过大数据,对信号灯进行优化配置,可以大幅提高路口车辆的通行速度。”郭仁忠说,通过智能化配置及现场识别,能动态优化调整配置,使排队长度降低35%以上,等待时间也减少35%以上。郭仁忠举例,像深圳这样的城市,大概有400万辆车,高峰时段出行量约70%,如果每辆车每天等信号灯的时间是10分钟、减少35%,算下来,一天达到16万小时,一年下来,节省汽油量就是13.5亿吨,减少碳排放48万吨,为优化城市交通作出贡献。
郭仁忠认为,还可以建立城市数字化地理模型,通过感知和定位技术,让一个人在一定时间移动的轨迹清晰化。比如,每个人都有手机,运行轨迹运营商都有记载,通过与地理模型匹配后,就能分析出此人在移动过程中和哪些人接触或没接触。“还有些大数据公司做了城市热力图分析,一座城市哪里人多、哪里人少、什么时段人多,都能用这张图诠释。”郭仁忠说,这适用于经济活动,可以分析商圈,在招商、营销等环节派上用场,能更精准进行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