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飞机以及载重无人机开始研发,弥补大陆军工集团的空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8年大陆两会前后,可说是大陆展示军事科技实力的发布会,大陆除宣布攻关核动力航母、核潜舰降噪技术外,也证实正进行「空天飞机」及载重型无人机的研发,并在为第六代智能化隐形战机的研发做准备。
大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太科工集团三院院长张红文在两会期间首次证实,大陆正研制「空天飞机」,该专案又名「腾云工程」,是一种可执行航太发射任务并多次重复使用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飞行器,目前正处于前期技术研发阶段。
张红文说,该机能从普通机场起飞,把航天器(太空船)送入轨道,这将带来航太运输方式的革命。不但能载人,也可运货。未来卫星发射、太空站货物补给、太空应急救援等场景将有大量应用。
歼-20总设计师杨伟也在两会期间谈到下一代战机构想。他说,下一代战机的标准应由大陆自己制定,而六代机最核心的是在更高的机械化平台上,追求更高资讯化和智慧化,如果能在智慧化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新一代战机作战效能,将以成倍方式飙升。
此外,解放军无人机也正在向大型化、高载重发展,中国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就在两会期间表示,军方急需大载重量运输的无人机,目前这一块是大陆军工集团的空缺。
飞弹指挥部前计画处长周宇平受访时表示,大型无人机具备高高度、远航程、载重大、功能多等优点,且受到天候、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较低,无论何时,只要在管制能力范围,几乎都可以执行任务。
周宇平说,无人机大型化除了可依据任务特性装载不同的感测或武器系统外,油量的增加也代表任务半径的扩大,动辄能拥有7、8小时甚至超过24小时的飞行能力,后勤补充设备又不需太多,维修及训练需求远低于需要人力的飞行器。无人机也能直接降低一般军事飞行器(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在境外飞行时的敏感度,由无人机执行军事任务,将让政治或外交的操作上具有更多的弹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