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也要注重外貌上的设计吗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眼前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正快速踏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场域,机器人在外表上的设计,也顺势成为不容忽视的议题。
如果有部机器人,她的容貌结合了众女星之美,甚至青出于蓝、妩媚动人,你会心向往之吗?但毕竟机器人是人类所制造,本质上不外乎是马达、传感器等机电组件的组合,令人好奇的是,它们的外貌也会像在人类社会一样受到重视吗?
那可不!根据媒体报导,于2015年8月出道、有日本最美机器人之称的Erica已于今年四月份加入电视台,未来可望成为新闻主播。原来机器人的外表还真有实质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公共角色的扮演上,这一点似乎与人类社会也没有太大差别。
但机器人毕竟是人造的,它的美与丑应该怎么看呢?尤其,眼前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正快速踏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场域,机器人在外表上的设计,也顺势成为不容忽视的议题。
早在1970年代,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森政弘教授就已经提出恐怖谷理论(Uncanny valley),作为机器人设计者在开发不同用途机器人时外型方面的参考。森教授的提问是,岩机器人的外表越来越像人类时,我们会不会因此对机器人更具亲切感呢?
基本上是,但是一旦逼近到某种程度,却反而会升起厌恶感,例如外观类似人手的义肢甚至是殭尸等,这个突然的低点就被称为「恐怖谷」;但假如机器人科技能够一举跨越恐怖谷障碍,在外观、行为上达到与真人几无差异,那它就有可能被视为我们之中的一份子,亲近感也会倍增。
问题是,现今的科技有可能制造出在外表及思维上精巧到会被误认成真人的机器人吗?要让大家失望了,在可见的未来是不太可能办得到的!就以Erica为例,应该看得出来她是机器人吧!
很明显地,她并没有跨越恐怖谷障碍,既然如此,Erica为什么能为大众所接受,甚至还能担任为人称羡的主播工作呢?
我们先来看看Erica的出身与来历,她是由国际知名的拟真机器人大师、日本大阪大学石黑浩教授的研究团队所开发,在Erica之前,石黑教授已经陆续推出好几款知名的拟真机器人,其中包括曾经演出过舞台剧、电影的Geminoid F,以及以他自己为蓝本的分身机器人Geminoid HI。Erica是他近期的作品,称得上是累积多年成果的结晶。
石黑教授在设计Erica时,特别注重她的社交技巧,希望她在与人对谈时能够亲切与自然,因此赋予她语音识别、人脸追踪等能力;她全身上下总共拥有19个自由度,包含脸、颈部、肩膀、腰等,力求达到脸部表情与上半身运动的自然度。
Erica的外表是怎么来的呢?
Erica并不能行走,这点除了成本考虑外,也有响应恐怖谷障碍的意味,因为现阶段双足机器人仍然无法展现出像人类行走般的流畅度。既然达不到神似,就干脆让Erica单纯站着或坐下,这当然会限制她的应用场域,但至少不会让人因为她在行走上的不自然、反而产生排斥感。
既然被称为最美机器人,那Erica的外表是怎么来的呢?
不同于石黑教授以往在开发拟真机器人都有个本尊作为模仿的蓝本,Erica则是利用计算机综合多种美女脸庞而来,姑且不论美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将各种美的特征加总在一起就会美吗?不过,有个潜在的好处就是,既然没有明确的模仿对象,也比较不会有肖像权的问题。
以Erica在媒体前所展现出的容颜,应该是符合时下对于美女的期待。现在的她多半是以接近静态的方式出现在公众场合,偶而优雅、缓慢地转换着动作与表情,恐怖谷的效应并不明显。但日后正式踏上主播台后,那可要面对真正的考验,毕竟Erica脸部的马达数目有限,背后的控制系统也有出错的风险,一个不小心,整个脸纠结在一块,完全跌落恐怖谷的低点,那可会吓坏一大票观众!
身为机器人,Erica对自己本身的美与丑其实并没有感觉,而以技术角度来看,Erica和其他人型机器人的差别,也不过就是薄薄的一层硅胶表皮。但一旦打出「日本最美机器人」的名号,立刻就能吸引到众人的目光,这不正映照出我们人类对于表象的执着吗?仔细想想,还真不能低估这层表皮的影响力,因为我们常常就是重视外表胜过内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