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帅“离岸孵化”工业无人机,将澳大利亚创新技术引入中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机长2米,翼展2.7米,这款可以垂直起降、不需要跑道的固定翼飞机Skyeye,出自山东利普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何帅的团队。在无人机领域,Skyeye是不少人眼中的“大块头”,但采取了航空级别机身材料的它仅仅5公斤重。其整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在10分钟内实现快速拆装。这款于2017年采用最新技术打造的无人机,可以应用于应急救援、森林防火、测绘、光伏太阳能巡检等多个领域。
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大疆“一枝独秀”。作为海归博士,何帅则把目光坚定投向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力图在该领域实现差异化的产品价值和服务延伸。
做一名创业的“研究者”
1988年出生的何帅,对航空和航模的喜爱始于儿时,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大学的航模小组成为何帅度过业余时光最佳的消遣方式,从以往单纯的拆装模型起步,何帅逐步参与到了众多工业设计项目中,尤其是近距离接触飞行器后,他对不同飞行器的整体布局有了全面了解。大三时因为成绩突出,何帅被学校派往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做交换生。这所在世界航空领域一流的研究院校,为何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国内,我们的很多想法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或设计图纸阶段,但是在皇家理工,有专门的飞机设计课程,导师和其他同学会一起动手制作飞机,你完全可以把图纸转变为实际的航模,学生还可以参加飞机驾驶培训,有机会亲自驾驶自己设计的飞行器。”何帅本科毕业后在中国商飞实习了半年,所专注的领域是飞行器可靠性与安全性。
何帅的导师参与的C919大飞机的研发工作,打破了长期以来全球民用干线航空由空客(Airbus)和波音(Boeing)两大飞机巨头垄断的格局。中国大飞机的成功首飞,也鼓舞了何帅,他决定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继续攻读博士,研究课题是航空材料。
通过研究飞机制造材料,何帅了解到,目前不少轻量级的飞行器都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上世纪70年代这种材料一般运用在高端的航空航天项目,国外比国内领先了20多年,可以让飞机只有此前三分之一左右的重量。在此期间何帅做成了一些有趣的研究,比如自修复材料,可以让飞机有了裂纹之后直接自我修复;还有结构电池,让飞行器结构同时具有储能等功能性作用。
2015年6月何帅回到国内,无人机行业已经火爆到让他吃惊的地步。“当时大多数人都知道‘大疆’,感觉就像手机一样,消费级无人机成为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和相关企业必备的设备。相对于消费者巨大的热情,在工业专业领域,无人机却乏人问津。”具有商业敏感性的何帅,看到了无人机行业中的“热”与“冷”,面对家人的反对和手中已经拿到的众多知名企业的Offer,何帅毅然决然选择了自己创业。
“很多博士后、教授做出的研究与现实有很大距离,这显然不是我希望要的结果。”在校园和研究机构待久了,何帅希望自己能够闯一闯,做一名“不拘一格”的研究者。怀揣着这个初心,何帅在澳大利亚注册公司,与几个合伙人一起打算“造”出一台工业无人机。
优化产品适应需求面对工业无人机市场,何帅深知针对这个更为专业和细分的市场,对无人机的续航里程、载重、可靠性都提出了全新的高要求。“一些小型的无人机用塑料就可以,但工业无人机就要用碳纤维材料同时保障承载能力和减重效果。在储能方面,电动无人机电池的储能问题是目前制约飞行时间的瓶颈。”何帅团队尝试过氢氧燃料电池,用氢气供能,也做出了样机,但是价位比较高,作为商业应用不是特别好的方向。他又调整使用结构电池,通过优化后,相比于同类普通旋翼机只有25分钟的续航里程,何帅团队打造的无人机却可以持续飞行45分钟到1小时。
在通过空气动力学优化和机身重量减轻方面,何帅获得了多个专利,走在了行业前列。在2017年研发的Skyeye对舵面做了优化的设计,可以保持飞机流线型的机身。因此飞机性能很好,加速到每小时90公里只需要4秒钟。为了加强野外作业的试用范围,无人机最高可以飞到海拔2000米。制造产品,就是需要一轮轮的优化,一点点的调整,这个过程相对枯燥,但每一个环节的成功突破都足以让何帅高兴好几天。
更令何帅兴奋的是,不少与无人机行业无关的巨头们也在布局工业级无人机领域。亚马逊用无人机送包裹、光伏行业用无人机巡检,根据需求定制的无人机也成为何帅下一步的制造方向。2016年,何帅与团队研发制造了RPAS-4仓库巡检机,在大型的物流仓储中,这款无人机可以用来巡检和追溯所有的货品,几百万件货物都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实现录入系统,减少了差错率和人为影响因素。
回鲁创业果断转型研发出产品,何帅有了底气,在行业一年一度的展会中,他的产品也获得了不少行业的关注。然而,何帅也发现,由于行业内竞争者众多,他们作为初创企业无法快速实现量产,真正的商业利润并不丰厚。而且通过展会何帅发现,国内无人机制造的成本非常低,相比而言,自己的团队做产品研发没有成本优势,这让他陷入了沉思。
“做产品,市场不认可,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生存?”正值何帅及团队陷入瓶颈时,他回到山东老家,并被作为高端海外人才引入。一次与山东森林防火行业从业人员的座谈会,让他有了一个新思路:国内企业和相关政府机构针对单纯购买产品的兴趣不大,由于无人机操作的专业性,他们更需要的其实是通过产品实现的先进技术的服务。
果断将公司从澳洲“搬”回国内,何帅经历2016年一整年的沉积和研发,2017年果断转型为数据和技术方案的服务商。首先他带领团队在济南高新区围子山、长清做了试飞,演示了森林防火项目的可行性。包括无人机防火监控、火场投掷防火弹,并直接生成数据传回总部,形成了完整的行业解决方案。
“之前通过人工去做消防,一百个巡山的队员一年成本要500万元。森林大火消防车很难第一时间到现场,很难第一时间灭火,产生的浓烟,直升飞机也很难过去。通过无人机红外摄像,可以清楚了解火场现场的情况,直接打破传统分布式传感器火灾监控的瓶颈。”通过一年多的磨砺,何帅也从一个研究型人才成长为具有服务意识的创业者,他认为,当面向工业级无人机的大型国企和政府客户时,企业需要用真正提供服务的心态,并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的沟通。
回到山东创业,何帅也看到了一定的壁垒,比如山东目前没有做航空航天的基础,从投资人角度来说,这也是商业弱势。因此对于何帅来讲,挑战时刻存在。
“创新就要有风险,国外无人机公司的创新性非常强,每一家的产品几乎都和别人不一样,但在国内的专业展览中,很多产品千篇一律。目前国内不少政府和机构要求把国外先进的东西直接引进,这其实一定程度上损失了自主创新能力。单纯的复制背后,让项目失去了原创的意义。”何帅的此次创业也属于创新模式,团队的5个博士后都在海外,研发也在海外,通过离岸孵化的模式将产品做出来,然后将成果转化成产业带回到中国。
在何帅的带头下,他与一群一同创业的小伙伴们发起了澳中科学家创新协会,通过离岸孵化的模式,把澳大利亚更多的创新技术引入到中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