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板块涌现“双子星”让世界见证中国品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这个民营资本参与充分,竞争格局清晰,市场广袤的领域,发生过资本市场最为典型的故事。
在这场变迁中,有的民营家电龙头,已然消失,而有的官司,仍未终结。
7月19日晚,《财富》发布世界500强排行榜,一度刷屏了朋友圈。
在120家入围的中国企业中,家电板块涌现“双子星”,或许,这也是中国家电发展史最好的注脚。
排名跃升度最大的美的集团,凭借357.94亿美元的营收,从去年的450位跃升至323位,超越127家企业,海尔集团旗下子公司青岛海尔也凭借235.63亿美元的营收首次跻身前500强,排名第499位。
颇有意思的是,记者所在朋友圈的美的集团和青岛海尔人士,不约而同转发了这一消息。
从涵盖家电的电子、电气设备行业来看,今年有15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其中三分之一来自中国。榜单中排名最高的是三星电子,今年排名12位,日立排名79位,索尼排名97位,松下、LG电子、东芝等企业排名集中在100名之后。
中国品牌“国际张力”
除了双双入选财富世界500强,这两家国内知名家电企业,在集团层面,美的集团与海尔集团2017年总营收不约而同定格在“2419亿元”这个奇妙的数字上。
早在2016年,美的集团就成为第一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家电企业,今年是第三年入围。
凭借营收从2016年的240.6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357.94亿美元,高达48.7%的增长换来了美的集团此次榜单127名的超越。
凭借旗下子公司青岛海尔入选500强的海尔集团,则显得格外低调。
7月20日下午,海尔集团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关注这一消息,但是委婉拒绝了采访。
不过单纯从数据来看,这两家企业近年来亦不约而同启动海外扩张。
从其2017年年报可知,美的集团的消费电器(以冰洗产品、生活电器、厨房电器三大板块为主)实现营收987.48亿元,贡献了41%的营收,暖通空调(含家空、商空两大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53.52亿元,占比也将近40%,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含库卡机器人、安得物流两块)营收达270亿元,占比11.23%。
继2016年以4.73亿美元拿下东芝白电80.1%股权,获得其40年品牌全球授权及超5000项专利技术之后,美的集团2017年入主库卡集团,将版图延伸至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和智能供应链等多条战线。
上述海外并购的成效显著。
2017年,库卡实现营收267亿元,东芝家电营收突破150亿元,两者合计为美的集团贡献了超过320亿元的营收。
单从青岛海尔来看,其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592.54亿元,同比增长33.68%;实现归母净利润69.26亿元,同比增长37.37%。
毋庸置疑,海外并购也为其业绩增长发挥了关键一举。
早在2011年10月,青岛海尔宣布收购三洋电机在日本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白色家电业务,此后更名为“AQUA”,2015年获得海尔集团旗下新西兰FPA(斐雪派克)委托经营管理权,2016年青岛海尔又以56.1亿美元收购GEA(通用电气家电板块),当年贡献收入258.34亿元。
在2017年年报中,青岛海尔也提到,“通过海尔、美国GE Appliances、新西兰FPA、日本AQUA、卡萨帝、统帅6大家电品牌的全球化战略协同,海尔已经构建起世界最大的家电产业集群。”
7月20日,美的集团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传统制造业起家,美的在经历了两度转型,从2011年的壮士断腕,到2017年的科技转型,美的正在传统制造业提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入围榜单的变化也见证了国际市场对美的转型的初步认可。”
千亿俱乐部素描
20日,家电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分析指出,“此次入选的美的和海尔,在大众消费品领域都是众所周知的,这次美的是以集团名义入围,而这次海尔的评选主体,只是海尔集团旗下的子公司青岛海尔。”
公开资料可知,海尔集团有青岛海尔、海尔电器(01169.HK)、海尔金控等多个板块资产。
不过,两家公司业绩与其在资本市场表现,关联性似乎没有那么清晰。
尽管美的集团总市值达3084亿元,近一年以来,股价从43元增长至60元高位,但是最近1个月,其股价回落至46元左右。
与此同时,青岛海尔总市值只有1110亿元,不及美的集团,但是一年来股价从14元增长至22元,目前也在18元左右徘徊。
A股家电行业64家上市公司中,除了美的集团、青岛海尔,格力电器(000651.SZ)早在2016年晋身“营收千亿俱乐部”,2016-2017年实现营收1083.02亿元和1482.86亿元。
实际上,在家电“双子星”成功闯入世界五百强名单的背后,国内家电市场的转型与发展有更多值得关注的线索。
譬如,与A股白色家电“气势如虹”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黑色家电表现平平。
2017年,四川长虹(600839.SH)实现营收776.32亿元,同比增长15.57%,然而,归母净利润为3.56亿元,同比下滑35.76%。
受全球电视市场萎靡和面板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2017年海信电器(600060.SH)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46.45%,仅为9.42亿元。
在市场表现上,近一年,四川长虹、海信电器、创维数字(000810.SZ)普遍下跌。
“黑电行业一直是‘概念领跑’,1-2年内就转换一个概念,比如背投、液晶、等离子,但没有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洪仕斌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十字路口的选择
7月20日下午,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梁振鹏也指出,“美的集团更加注重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比如工业机器人和空调压缩机等,而海尔集团在智慧家庭和智能家居等互联网转型领域做得比较突出。”
与美的重点布局工业互联网,海尔发力智能家居不同,有一些国内家电龙头,或因为十字路口的选择,错过了传统制造业破局的最佳时机。
在此过程中,令人唏嘘的故事已然发生。
一个典型案例是, 夏普与海信在北美市场品牌使用权的纠纷。
这一事件可以回溯到2015年。2015年,由于在北美市场销量惨淡,夏普决定退出北美市场电视业务,将夏普与“Aquos”等商标的北美洲5年使用权授权给海信使用。不过,富士康在2016年夏季买下夏普后,改变策略,希望拿回品牌,其曾展开与海信的谈判,最终未果。
2017年6月,夏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法院状告海信销售低品质产品损害夏普信誉,要求海信停止使用品牌,并至少赔偿1亿美元。
不过,就在2018年2月,日经中文网报道,夏普已经撤销对海信北美商标使用权的诉讼。
海信科龙2017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2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亿元,同比增长83.64%,只不过,最近创下一年内股价新低。
另一家上市公司美菱电器(000521.SZ),同样未逃过被迫寻找买家的命运。2006年1月,四川长虹董事长赵勇进入美菱电器的董事会,长虹成为美菱大股东,并承诺助其业务整合。
就在2018年7月3日,美菱电器公告称,将公司全称由“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或显示出破局的决心。